窦太后活着的时候,汉武帝为什么害怕她?

孙儿怕奶奶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祖母是实际当家人的情况下。

刘彻登基后,直到建元六年,朝廷内外大事小情多由武帝祖母太皇太后窦氏主持。

武帝与祖母意见一致的时候,听刘彻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听窦太后的。

总而言之,坐在宣室殿内的虽然是刘彻,但真正做出裁决的,还是居住在长乐宫中的窦太皇太后,直到窦氏离世,汉武帝才真正掌握大权。



古代有个词叫做“外戚干政”,不过在先秦与汉朝,情况有所不同,汉朝时期尊崇孝道,因此皇室中母后的分量是相当大的。

武帝祖母窦氏,是汉文帝刘恒的正宫皇后、汉景帝刘启的生身之母,在刘恒还是代王的时候窦氏就非常得宠,地位非常高。

不过在汉文帝在位时期,窦氏在前朝并没什么分量,也说不上什么话,尤其是窦氏晚年失明且年华老去,失去了汉文帝的爱,被冷落在椒房殿中。

文帝驾崩景帝登基,窦氏成为皇太后,因为汉代尊母的传统,窦氏家族在景帝朝开始真正兴盛起来,这时候的窦太后才真正走向朝堂。



窦氏成为皇太后的同时,其弟弟窦广国被封为章武侯,侄儿窦彭祖受封南皮侯,窦婴也受到了景帝重用,梁王刘武是景帝唯一的同母弟弟,纵横一方势力极盛。

这个时候,窦太后的权势已经算是很大了,虽然汉景帝并非无能之君反而相当有能耐,但是对于自己的母后,还是非常尊敬的。

也正因景帝的尊敬,使得窦太后在大多数的朝廷事务上都可以说的上话,甚至做出最终的裁定决断,有时候就是景帝心里不痛快,但也无可奈何,毕竟是自己的母亲。

事实上,尊母后敬舅族是历代的传统,景帝对于窦氏一族的包容,让窦太后说话的分量越来越重,这与现代很多儿子顺从母亲是一样的道理。



汉朝初期,为了积蓄实力休养生息,所以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之说,窦太后就是黄老之说的忠实拥护者,她不仅自己喜欢,还要求景帝与窦氏子弟都要信奉黄老。

景帝时期有一位叫做辕固的博士,轻视黄老,被窦太后下令扔进了野猪圈,虽然后来辕固得到了景帝的救助,但儒家学说却被窦太后压了下去。

窦太后在生的时候,景帝再怎么宠信儒家博士,他们也无法得到重用,而那些投其所好的黄老之众,却被窦太后提拔,久而久之形成了势力。

虽然窦太后并不想做吕后,她想的终究还是汉家天下,但景帝时期,窦太后的势力已经非常的强势不可小觑,几乎遍布朝野。



景帝后元三年,刘启在未央宫驾崩,而年纪尚轻的太子刘彻登基继位也就是汉武帝,刘彻之母王氏成为皇太后,窦氏成为太皇太后。

刘彻虽然已经成年,但还是很年轻,那时的匈奴仍然虎视眈眈,景帝也怕刘彻初生牛犊不怕虎意气用事,所以将江山交付给了自己的母亲窦氏。

窦太后虽然强势,但心心念念的还是刘家天下,何况当时梁王刘武已经不在,景帝让窦太后来守护汉朝天下是非常放心的。

虽然刘彻是皇帝,但兵权掌握在窦氏的手中,没有窦氏的旨意,刘彻无法调动大军,而且朝廷上下大多还是窦氏的势力,窦家仍旧非常兴盛。



相较于窦氏,汉武帝刘彻的实力在当时其实是非常薄弱的,尽管是皇帝,可刘彻手里既没有兵权又没有财力,根本不能与窦氏抗衡。

武帝登基之初曾想要推行新政,结果触怒了一大群权贵利益,群臣纷纷反对汉武帝,而这件事被窦氏得知以后,窦太后插手干预,武帝的新政被正式废除。

从实权来看,窦太后是有能力将根基不稳的汉武帝随时废黜的,景帝的子嗣很多,反正全都是窦氏的孙儿,并非是非刘彻不可,刘彻不怕也不行。

对于窦氏的诸多意见,汉武帝只能顺从,原本汉武帝想要凭借父辈祖辈积累的财富好好奋发有为一番,却被信奉黄老的窦氏压制,但武帝再如何不满也无可奈何。



好在窦太后并没有私心,窦氏一族虽然得势,但没有一人封王,而窦氏阻拦汉武帝出兵、重用儒臣,也还是为了汉室的天下。

窦氏生于汉高祖时代,她辅佐文帝与景帝,一生所信奉的都是清静无为的黄老之说,而现实也证明,无为而治的确让汉朝初期实力迅速恢复,在一定时期是正确的。

正因为窦氏的存在,实力薄弱的武帝在登基之初得以平稳过渡,武帝在祖母的“强势”之下逐渐羽翼丰满实力壮大,为后来的汉武盛世的开创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整体说起来,武帝对于祖母不能说是害怕,而是敬畏,一来是因为武帝的实力的确比不上自己的这位祖母,二来是因为武帝对于窦氏的尊敬。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