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正式成为河北省府至今,也才半个世纪。
事实上,仅仅是清代之后,河北的省会变动就辗转了11次。
大名、保定、天津等地,都曾做过河北的省城。
折腾了很多年很多次之后,最终才将省府定在了原本并不出名的石家庄。
当年,石家庄成为河北的最终省城,除了地理位置与交通方面的优势之外,也充满了时机巧合等意外的因素。
河北作为省名出现的时间不长,因为在古代,所谓的“河北”指的是黄河中下游的北部地区,明清时期,河北省的轮廓才逐渐成形,不过当时称作“直隶”。
永乐北迁之后,朱棣效仿南直隶,将北京周围的诸多州府也划为直辖,称作“北直隶”。
明朝中后期,为了方便管理,曾在保定设立保定总督,而清朝将北直隶改为“直隶”,正式设立了直隶总督。
早期的直隶总督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而是移动着的,但最初的驻地并非是在保定,而是当年北宋的北都大名府。
因为清朝入关之初中原未稳,地处河北、山东与河南三省连接要冲的大名,是个非常关键的战略要枢,不过大局初定后,直隶总督就从大名迁走,到了保定。
明清时期,保定作为畿辅要塞的地位不断突显,这里是拱卫京畿的要塞,加上清代的直隶督抚也顺带着管理顺天府,直隶总督常驻保定势在必行。
清代中后期,直隶总督与直隶巡抚合并,还设置了按察司、布政使司等机构,全都驻于保定。
这么算起来的话,保定算是河北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省城。
明朝靖难之变后,燕王大军曾从大沽出海,之后在此建城,定名“天津”,意为天子之渡。
作为北京的门户,天津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尤其是近代时期,天津作为最早一批通商口岸发展迅速。
1860年之后,清朝令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负责天津的外务通商与海防等,为了方便,直隶总督开始移到天津办公,形成天津、保定两地,各办公半年的惯例。
如此一来,保定作为直隶之首城的地位受到挑战,那时候的天津可不是什么直辖市,也属于直隶之内,若是真升格为省府也无不可。
由于天津的各方面优势明显,西方势力与清朝洋务运动的影响下,天津急速发展,到清晚期的时候,天津已成为北方的经济重心之一。
李鸿章之后,袁世凯接替其为执掌北洋与直隶,天津更进一步发展。
清朝没了以后,直隶省会被正式迁移到天津,这是历史上天津首次名副其实成为了直隶的省城所在,后来的河北工业大学放在了天津也与此有关。
1928年,北京与天津都成为了“特别市”,直隶正式改成“河北省”,由于京津两地从河北剥离出去,河北省会放在哪里成了问题。
由于河北的地理位置在北伐战争时期非常重要,各路军阀争夺不断,而将河北省会定在天津还是保定,成为了各方针锋相对的焦点。
结果后来出现了尴尬的局面,河北省的机构被晋系军阀定在了天津,之后又迁到北平,可这两个地方当时都不在河北省的管辖范围之内。
1930年中原大战后,北平被阎锡山掌握,河北省会又从北平迁出,搬去了保定,而此时天津的主导权落入了张学良的手中。
大战之后,张学良觉得北平不稳派系众多,他将河北省会又从保定搬到天津,结果之后日寇入侵,河北的省城又被迁回保定。
抗战之后,河北的省城还是搬来搬去,从保定与北平之间迁了两次,建国后,保定落锤成为正式的河北省会,天津成为直辖市。
但事情还没完,当时河北地方觉得天津经济发达,若作为河北省会可以更好带动其发展,因此在1958年,天津直辖市被裁撤,成为了天津省会。
不过转眼六十年代,世界风云变幻,中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位于沿海的天津似乎有点不太安全,为以防万一,在1965年河北省会又被迁回保定,两年后天津恢复直辖市身份。
不久后,内地开始了长期动荡岁月,为结束这一混乱场面更好恢复各项工作开展,有人提议将河北省会迁出保定。
此时天津已成直辖市,综合考虑之下,石家庄最终胜出,成为了新的省会至今。
为何是石家庄:
一,新兴崛起的交通要冲之地
原本的石家庄只是河北正定县之下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然鹅近代随着兴建铁路的热潮,石家庄凭借着铁路运输的优势,从一个小村子迅速变成北方的陆运中枢。
运输业的繁荣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兴盛,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开始了,在抗战之前,石家庄已经颇具规模,不再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村镇。
随着石家庄的崛起,很快取代了正定县的地位,五十年代,正定县反而被纳入石家庄的管辖范围之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二,人为因素的干预
虽然石家庄的各方面优势明显,但其兴起时间很短,历史底蕴等诸多方面根本无法与保定等城市相提并论,之所以成为省会,也是机缘巧合。
早在1956年的时候就已经有提议将河北省会迁到石家庄的声音出现,但当时资金周转困难所以没有成功,1968年提案再次提出,迅速被通过。
但在之后,有关争论的声音还是不断出现,石家庄的省会地位受到动摇,直到1971年,在周总理的亲自拍板之下,石家庄的河北省会地位得以确定,以后不再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