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戒律颇多,所谓的“五戒十善”,五戒其中之一就是戒酒,按理来说,出家人是不能够饮酒的,如果饮酒那就是破戒。
不过《西游记》里,唐僧和几个徒弟们不仅喝过酒,而且还不止一次喝过酒。
原著第十三回:
唐太宗李世民为唐三藏送行,赐素酒一杯。
原著第十九回:
三藏道:“既如此,你兄弟们吃些素酒也罢,只是不许醉饮误事。”
原著第四十八回:
陈老问:“列位老爷,可饮酒吗?”
三藏道:“贫僧不饮,小徒略饮几杯素酒。”
原著第八十二回:
三藏羞答答接了酒:“此酒果是素酒,弟子勉强吃了,还得见佛成功,若是荤酒,破了弟子之戒,永堕轮回之苦。”
佛门中人的确戒酒,这是没问题的,但从这些原著当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唐僧师徒却也是喝过酒的,唐僧本人虽然对饮酒比较抗拒,但也并非完全禁绝,素酒他还是可以接受的。
至于孙悟空等几个徒弟,唐僧则更加宽纵,觉得他们喝些素酒没什么问题,只要不喝醉了耽误事情就可以了。
而且,从唐僧的描述之中可以看出,佛门之中对于酒,也有荤素之分。
看到这里,所有人的疑问都在于素酒的“素”字上,唐僧喝素酒却拒绝喝荤酒,酒通常都是用粮食、谷物或者水果酿造,也没听过用肉酿酒的啊。
并且,唐僧也要求徒弟们不要贪杯免得酒醉,说明“素酒”的确也是酒,多饮也会醉。
其实关于素酒,古籍中早就有所记载。
《宋史》:自春至秋,酝成即鬻,称“素酒”,腊酿蒸鬻,候夏而出,称“熟酒”。
在古代,素酒说的是没有经过蒸馏的低度酒,其实蒸馏酒的工艺在元代时期才开始普及,在此之前,中原地区的酒大都都没有经过蒸馏,所以度数非常低。
人们并不将酒酿进行蒸馏提纯,只是简单过滤而已,再进行加热以便于保存,这样的酒的酒精度数也就在十几度而已。
这也是为何很多名著里的好汉,喝酒都是几大碗几大坛的喝,却毫无醉意的原因。
说简单点,发酵酿造时间较短、酒精含量低,是素酒的一个主要特征。
不过,也并非所有低度数与简单酿造的酒都算素酒,比方说米酒跟啤酒。
原著第八十二回:
孙悟空道:“师傅平日好吃些葡萄做的素酒。”
事实上,佛门之中,用粮食酿造的酒都不算是素酒,只有用果子之类酿造的酒才能称作是素酒而已,这样喝了,也不算是犯戒。
佛门认为,粮食是百姓们生存的根本,而酿酒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粮食,为了饮酒而消耗粮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尤其在古代农业条件不好的状况下。
因此用粮食酿造的酒也不是素酒,喝这样的酒就是在浪费粮食,造成百姓的饥饿。
整体来说,使用水果酿造、不经过蒸馏工艺、度数很低的果酒,才算是素酒。
现在我们说起出家人的饮食,第一反应就是不吃荤腥,也就是不吃肉。
然而实际上,不吃肉只是汉传佛教的一个特色,而且是在南北朝以后才开始形成的,在古印度地区、蒙藏与东南亚等地,并没有这样的规矩。
之所以造成如此现象,主要还是中原的人们对于佛门原本的戒荤腥的定义产生了误会。
佛门讲究慈悲,关爱万物,因此戒杀生,所以许多佛教徒会选择吃素,可原本的佛门并没有硬规不能吃肉,而是不能吃荤。
佛门所说的“荤”指的是带刺激气味的蔬菜,比如葱姜蒜韭菜之类,而不是说肉。
严格来说,非汉传一脉的其他佛门是允许吃肉的,不过对于吃肉也有规矩。
马、象、人、狗、毒虫、狮子、虎、豹、熊、罴之肉不得食,猪牛羊鸡鸭鱼肉是可以的。
并且,佛门只能吃三净肉,也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之肉。
意思就是说,只要我没有见到屠宰过程,没有听到屠宰时发出的声音,还有并非专门为我而屠宰产生的肉,就是三净肉,是可以吃的。
佛教源于古印度,因为与中土之间文化并不相同,加上语言问题,很多教义在翻译和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偏差,使得人们理解也有所不同。
唐僧所饮的素酒,并非是说用植物酿造的酒,而是符合佛门规矩的酒。
今天,有什么经验需要分享呢?
立即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