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650—721),原名元崇,字元之,唐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
696年,契丹攻陷了河北数州,各地檄书汇集朝廷,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条理”,武则天赏识他的军事才干,任命他为夏官侍郎。705年,姚崇参与神龙之变,张易之及其党羽被杀,武则天退位。姚崇因功被封为梁县侯。
710年,唐睿宗继位。姚崇任兵部尚书,后升任中书令。他与宋璟一道,革除弊政,任用忠良,贬黜佞臣,赏罚分明,朝廷风气焕然一新。
唐玄宗亲政后,欲任命他为宰相,他提出实行新政、兴利除弊、发展生产等十事要说,以此为担任宰相的条件,玄宗皆允。他辅弼朝廷,革除旧弊,开一代之风。
公元716 年,山东闹蝗灾泛滥,蝗虫遮天蔽日,吃光了很多禾苗。地方官员和百姓不敢捕杀。姚崇提出灭蝗办法,派御史到山东各地督促灭蝗,山东才避免了大灾荒。
姚崇处理政事果断干练,有一次,他家里有丧事,请假10天,朝廷的公事积压很多,宰相卢怀慎不知如何处理。姚崇回朝后,很快把积压的事处理完了,官员都非常佩服他。
姚崇得意地问紫微舍人齐浣:“我为宰相,可以比得上管仲、晏婴吗?”齐浣道:“管仲、晏婴所行法度虽不能传诸后世,但在当时能保持。您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您比不上他们。”
姚崇又问:“那我是怎么样的宰相?”齐浣道:“您是个救时之相。”姚崇一听说自己是拯救时弊的宰相,高兴地说:“救时之相,也是不容易得到的。”
这之后,姚崇有了“救时宰相”之称。(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