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民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农民是怎样为国家做大贡献的?

水可以载舟,水也可以覆舟!自古以来的国家都是以民为本,没有了农民百姓的支持,这个国家百分之百会灭亡。古时候的农民百姓能过得下去都支持国家,而支持国家需要参加徭役,交赋税。运气好的话,基本上温饱是顾得了的。

但是人这一生运气不好的时候,永远比运气好的时候多。所以古时候很多农民百姓连温饱都顾不了。这些连温饱都顾不了的农民百姓,他们是拿什么贡献国家的呢?

徭役赋税

徭役赋税是古代农民百姓对国家最基本的贡献。每年丰收时节,农民百姓都会将自己所拥有的粮食分十分之二三(这里指的是收成好的)给国家当成税。

其余的粮食有一部分的农民百姓由于田是地主家的,还要交一部分的粮食给地主。

一般情况下,地主所要的租百分百比国家的高,因此很多的农民百姓连温饱都难顾,可以参考朱重八一家。

国家和平旺盛时期所交的粮食是十分之二三,但是一旦到了战争时期,所需要交的粮食就得剧增。有的朝代碰到战争,所需要交的粮食直接飙到农民收入的一半多。

这一半多指的是好收成,而你的收成不好的话,可就不是一半多了,可能全部交了都不够。

交赋税是在丰收时节,也就是在夏天。而徭役所存在的时间点,是在冬天。

在服徭役期间内,农民百姓需要无偿为国家修补城墙,修补一些国家财产(家中有考上功名的不在内,这也是为什么古代读书人自以为是的一部分原因)。

参军入伍

每一个国家存在在世界上,多多少少都会经历战争。而一旦爆发了战争,死的人将会不计其数,这些死的人要从活的人那里补回来,所以爆发了战争肯定会征兵。

国家有难,农民百姓肯定会义不容辞愤慨的加入国家军队,保卫祖国。加入了军队的农民百姓成为了军队中的一员,在军队里面浴血奋战。

等到战争结束,如果说活了下来,还有功劳的话将会得到相当丰厚的回报。小则在军队里面当个百夫长、千夫长之类的,手底下管着百千人;大则直接封将军,封侯爵,青史留名,荣归故里!

拼命奋杀的同时存在着人这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机遇。

培养国家栋梁

有一部分有远见刻苦的农民百姓,虽然身为农民百姓家里条件刻苦,但是却尽量的克扣岀钱财,给予自己的后代用来读书。

明朝时期,海大青天海瑞的母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海瑞的几个叔叔伯伯都是当官的,但是他家愣是没有沾上一点好处。海瑞的父亲虽然是秀才,但是在海瑞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小海瑞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没天没夜的做针线活,用赚来的钱给海瑞读书,只为海瑞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海端也真正的做到了出人头地,要不然现在也没人记得他了。

总结

古时候的农民百姓生活那么艰苦,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力度为国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而现如今的我们生活过得这么好,却有一部分的人,吃饱了撑着,批判国家的不是,这哪是一个人民该有的行为,人应该懂得知足。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13 16:45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