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是废物,廉颇也被打的亳无还手之力,那么谁做统帅最合适?

长平之战是一场决定赵国未来命运的战役,而这场战役最终以赵国战败告终。这场战役赵国的统帅分别有两人,第一个是廉颇,第二个是赵括。廉颇统帅期间未曾主动出击,一直被秦军压着打,也因此被赵孝成王撤回,赵括代之。而赵括一来就全军出击,致使全军覆没。

长平之战战败,不是廉颇无能,也不是赵括无能,而是赵国无能,赵国高层无能,谁做统帅都一样。

长平之战,廉颇身为老将,手里握着赵国四十万兵马,深知这场战役将会决定赵国未来的发展,一旦失误,整个赵国将万劫不复。

轻则四十万将士损失惨重,上党尽失,门户大开;重则四十万将士全军覆灭,邯郸被破,赵国灭亡。

面对这种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战役,廉颇只能谨慎谨慎再谨慎,一刻都不敢马虎,一直等待时机。而秦国那边将这场战役视为覆灭赵国主力的战役,要么打胜,要么打败,不到逼不得已,绝不退兵。所以秦军统帅也跟廉颇一样,谨慎谨慎再谨慎。

廉颇与秦军对峙的三年间,双方都战战兢兢,用小股部队攻城略地,试图逼迫对方出动主力军,但双方一直忍耐。

这种局面直到赵括的到来,彻底被打破。

中国有句古话叫“年轻气盛”,而赵括恰巧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与廉颇相比少了成年人该有的沉稳,多了年轻人该有的气盛。

赵括之所以能够上任,是因为廉颇久守不战,战事迟迟不见进展,导致赵国粮草告急。因此上任的赵括一上任必须要打破这种僵局,令战事加快进展。

对面的白起也正是察觉了赵括的这种心思,所以故意抛出一小股部队打一场败仗。令年轻气盛,求胜心切的赵括认为秦军无能率领全军出击。

这一出击就中了白起的计谋。

赵括率领全军逼近秦国所在的防线。白起趁着赵军防线薄弱,偷偷派两万五千兵马插到赵军的防线后面,断了赵军的后路。再派五千骑兵将赵军的辎重部队与主力部队分开。

至此战事逐渐明朗。

后路被断,辎重部队被分割,此时的赵军已经军心大乱。而赵括此时作出的决定相当明智,他并没有命令军心大乱的赵军攻打秦军防线,而是选择了原地修垒驻守,稳住军心,再做打算。

如若赵括当时慌张,为脱离困局,命令赵军攻打秦军防线,那么军心大乱的赵军将会被秦军一击而溃,长平之战提前告终。

没有了粮食来源,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军中迟早会大乱。因此赵括三番五次亲自带兵发动攻击,试图冲出包围圈,但一直不见成效,自己还丢了性命。而自己所带领的那四十万赵军,除了两百多名幼士之外,其余全部命丧长平。

廉颇之所以不出战,是因为他知道这场战争会决定赵国未来的命运,所以谨慎,不敢主动出击;

而赵括之所以主动出击,是因为他明白赵国的粮食快撑不住了,如果说还迟迟不出击,上党绝对保不住,到时门户大开,秦国随时能兵临邯郸城下。同时赵括之所以主动出击,还有点年轻气盛的原因在里面。

长平之战战败要是追责起来,赵孝成王当之无愧是责任最为重大的人。

上党之地对于赵国而言相当重要。一旦失去上党之地,赵国将门户大开,秦军随时能兵临城下,赵国接受下来也很正常。

赵国接受下上党,与秦军开战,双方对峙三年。很明显,秦军是硬要啃下上党这块骨头了。可是赵孝成王却心存侥幸,派遣郑朱前往秦国,想与秦国交好,让秦国退兵,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秦国在上党耗费三年的精力、粮食,一旦退兵那不就白费了吗?是个人都明白的道理,可是赵孝成王他就是不明白。

如果在赵国粮食告急的那一刻,赵孝成王放弃上党,不痴人说梦,妄图求和,将那四十万赵军移回邯郸驻守,虽然说丢失了上党,门户大开,但起码保住了这四十万的赵军,不至于元气大伤。至于上党,说不定哪天就攻占回来了。

下属需要听从高层的命令,而高层都这样了,这仗还怎么打?除非天降陨石砸死秦军。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13 16:45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