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能驾驭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

刘邦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传奇皇帝,身为一位平平无奇的底层官员,却能逆袭成为大一统朝代的一国之君,放在哪朝哪代都是不可模仿的对象。刘邦这一路走来,缺少不了属下的帮助,而他的属下一个个都是猛人,刘邦曾说:↓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按照刘邦的说法来说,谋略有张良,后勤有萧何,攻取有韩信,那他自己不是毫无用处吗?刘邦在这三点的的确确比不上“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但是在驾驭人这方面,他比这三人更上不止一层楼!

以身份之高,见识之广,造成巨人形象,驾驭住跟随自己一开始打天下的那帮兄弟

众所周知,刘邦是秦朝的泗水亭长,秦朝十里设一亭,刘邦掌管的只有小小的十里,但芝麻官再小,他也是个官。

刘邦与他的众多兄弟相比有着明显的距离,樊哙是个杀狗的、周勃是个办丧事吹唢呐的、灌婴是个卖布的、曹参、任敖都是小吏,这些人论社会地位哪一个都没有刘邦高,论见识也没有刘邦多。

刘邦曾在张耳门下当门客,虽然说读的书不多,但也读过书,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当上泗水亭长的原因。

刘邦身份比他们高,见识比他们广,而且刘邦还讲义气,平时做事大大咧咧,不怕别人笑话,有一股豪侠之气。身为市井中人的他们,不出意外的被“位高权重”的刘邦的豪侠之气感染,聚集到刘邦手下,听从刘邦的命令。


重用的同时束缚

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军,可谓是一段佳话。韩信从未打过仗,之前也只是项羽帐前的一名执戟郎中。韩信在萧何的引荐下,刘邦不顾众人的反对,硬生生的将从未打过仗的韩信,命为大将军,统领军中一切事物。

韩信也不负刘邦所托,首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大获全胜,促使蜗居于巴蜀之地的刘邦能够回归关中。之后又独自领兵相继灭魏、灭赵、灭齐,与刘邦共同形成胁迫项羽之势。最后一战“核下之战”中,韩信也率领兵马到达战场与刘邦共同作战。

可以说没有韩信,刘邦有很大的可能会错失天下。毕竟打天下不是单靠谋略就能行的,还要靠战法、战术。

有的人可能会纳闷,刘邦让韩信独自领兵,难道不怕韩信造反吗?的的确确刘邦不怕韩信造反!

韩信灭掉赵国,驻扎在小修武的时候,刘邦恰好被项羽大败。被项羽大败的刘邦并不返回关中重整旗鼓,而是选择了和夏侯婴一同前往东北方向的赵国,前往韩信的所在地。

刘邦到了韩信的军营内,没有任何阻碍直接进入了韩信的营帐,拿到兵符指挥上了兵马。而全过程韩信一直在睡觉,没有一个人通知他,这未免有点太神奇。

开个玩笑:按照这种玩法,刘邦趁着项羽睡觉,直接跑去项羽的营帐内,拿着项羽的兵符指挥项羽的兵马,楚汉战争不早就完了吗?

刘邦之所以能够畅通无阻进入韩信的营帐内拿到兵符,而且全过程没有一个人通知韩信,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韩信帐下的那些将军只认刘邦不认韩信,所以才会造成这波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韩信敢动吗?他绝对不敢动!


刘邦求贤若渴,取长补短,而项羽高傲自负

项羽是贵族出生,又加上他从小勇猛过人,久而久之便养成的那种高傲自负的性格。

韩信当年在他帐前当执戟郎中,多次向他献策,可是他却一直不当一回事,导致韩信跑到刘邦帐下。

陈平一开始也在项羽手下做事,按道理来说,陈平依靠那些阴毒计谋,怎么也应该成为比肩范增的谋士,可是陈平却一直平平无奇。后来项羽因守城失利,要杀掉身为殷地官吏的陈平,陈平无奈只能逃到刘邦账下。

刘邦对待这些从项羽帐下逃到自己帐下的能人,就六个字“信任你,听你的”。

而项羽呢?他连他最为亲近的谋士范增的话都爱听不听,如诺听了,鸿门宴上刘邦就没了。后竟然怀疑范增是刘邦的奸细,疏远范增,导致范增一气之下离开楚营。

总结

其实从毛主席对刘邦的评价当中就可以得知刘邦驾驭众人的原因所在。毛主席评价刘邦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政治家,而大政治家都得需要两点,第一点是能够让别人听自己的,第二点是能够有大局观,很明显刘邦这两天做得很好,否则毛主席也不会做出此等评价。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13 16:45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