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有人提出用南方的养老金去支援北方呢?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如何看待用南方的养老保险基金,去支援北方?
养老问题是我们整个社会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实际上应当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些数据。
根据《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9)》的有关数据显示:
2014年北京当期收支结余489.6亿元,广东当期收支结余770.3亿元,江苏338.4亿元,浙江398.6亿元,四川263.6亿元。
2015年,北京收支结余635.7亿元,广东1088.1亿元,江苏309.2亿元,浙江374.8亿元,四川153亿元。
2016年,北京当期收支结余741亿元,广东1101亿元,江苏252亿元,浙江217亿元,四川83亿元。
2014~2016年,上海当期收支结余183亿元,109.9亿元,410亿元。
可以说北京、广东、上海三地的养老金结余在扩大。江苏、浙江、四川三地的养老保险结余在逐步缩小,未来肯定也会出现养老金赤字。
到2016年,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青海等7个省市,养老保险当期结余是负值,黑龙江累计结余更达到了负的262亿元。
看到这些数字,难道我们真的觉得跟自己地区没有关系吗?广东、上海、北京由于经济发达,是年轻人流入最多的地区,外地户籍的年轻人在当地参加社保缴纳的养老保险是交给当地的,不会回户籍地,所以才产生了大量的结余。
年轻人流出多的地区,当地的老人却只能在当地办理退休,很明显就会出现养老保险的收支差异。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难道各省市需要限制年轻人流动吗?
其实我们应该眼界更放宽一点,我们除了享受到外地户籍年轻人流入带来的社保基金之外,还享受到他们劳动力对这个城市的贡献。经济发达,社会服务水平很高。很多地方一到过年,由于很多年轻人返乡就感受到冷清。如果这个冷清成了常态,那又会怎样?所以,我们既然是一个国家,就要同舟共济的。
尤其是等这些年轻人老了能够在参保地退休了,这一部分退休人员又有谁供养呢?现在收的多,未来养老压力就大,所以必须要建立养老金的全国调剂制度。
2018年7月1日,国家实施了养老金的中央调剂制度,最初设计的调剂比例是3%,2019年上升至3.5%。
以2016年底的数据测算,广东一年会净贡献437亿元,北京贡献222亿元,上海71元。实际情况也差不多,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下半年调剂金额为2422.3亿元,共有22个省份(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中受益,适度均衡部分省份之间的基金负担。其中,辽宁、黑龙江、四川三省分别“获益”107.9亿元、91.9亿元和88.9亿元,而广东、北京则分别“贡献”了237亿元和131亿元。
按照3%的调剂比例测算,我们可以实现16%的养老保险收入全国统筹,如果达到3.5%统筹比例就能够达到18.7%。国家要求2020年之前,各省市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全省统筹。
这样随着统筹比例的加快,未来我们养老金会形成一种全国统一调度的养老保险基金,也就不存在谁支援谁了。
国家在实行调剂的时候,只是对当期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进行调度,并没有动用到各地的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而且国家推动的是建议各省市将养老保险基金委托中央代为投资,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是5.23%,远远超过各地方政府的投资收益。
所以,国家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大家好,拿南方的养老金去支援北方也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