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建议给即将步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记得刚刚大学毕业进入一所大学工作时,在路上偶遇基础部的一位处长,意味深长地跟我讲:小S,你有很多其他人没有的优点,要好好发展自己。过了几年,从助教变成了讲师(其实从助教到讲师没有任何努力的成分,那是一种自然的发展),这位处长遇到我又跟我讲:你要抓紧写几篇论文,争取这几年上副教授。当时年轻的我,总觉得这些老家伙们太啰嗦:难倒人生就是为了做个副教授、教授?那有什么意思?能够当个什么明星才够劲。其实具体走什么路,自己心里也不清楚。懵懵懂懂走过了半个人生,才感觉年轻时前辈给出的建议都像箴言一样,只是自己没有在乎、没有珍惜。连同前辈们给出的建议,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悟,做个总结,献给那些能听得进去的应届毕业生,也算自己年轻时的职场经历的反省。
一、关于学习的建议。
事实上,能够听得进去他人的职场建议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应届毕业生能够听得进去他人的建议很难,或者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听得进去,这是年轻人的天性。所以,第一条建议就是:学会倾听和接受他人的建议,而且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听别人的建议,因为没有一条建议可以完全套用在自己的身上,自身和他人所处的环境、交往的人、面对的工作和问题、工作和问题所牵涉的环境、人,都不一样。所以,第二条建议就是要学会把他人的建议思考透,提炼出来,成为可以指导自己职场的经验。这两条建议的核心是对他人的建议所持的“态度、意愿”和“接纳的方法”的问题。盲从、盲听都不可取。
当然,学习不仅仅限于听取和加工他人的建议,也包含了理论方面的学习和从实践中学习。理论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操作,他可以是从书本中来,可以从视频中来,可以从培训课程中来;可以自学,也可以通过其他老师的授课学习。实践学习,却是大家熟悉但不一定能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为什么大家每天都在工作中实践,收获却有那么大的差异?因为频度、思考和总结。实践学习,仅仅一次是不够的,它需要足够的频度、频次才能完全学会。实践学习的提高又在于边做边思考,还要留出实践去总结、归纳和提炼。否则,实践就会成为一种循环往复的重复性机械‘’劳动”,对于提升自己来说毫无意义。
学习的前端,是目标的设定。这算是第三条建议。像无头苍蝇一样去学习,毫无目的,毫无聚焦,学习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率。所以,先确定自己的职场目标,再分析这个职场目标牵涉的学习内容。应届毕业生刚刚从学校走出来,有一两年、两三年的“犹豫”在所难免,但不能在进入职场五年内、十年内还在“犹豫”自己的职场目标。那个时候,同时间进入职场的“同学们”已经在职场上有所建树了。我曾经见到过无数的职场人,第一年和第十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和自己的抱负有关,也和自己的职场目标定位有关。
记得比尔盖茨的老父亲对比尔盖茨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在早期的学前教育上每投资一美元,可以节省未来在矫正教育上所投资的7美元”。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刚刚从学校里毕业出来的应届生。要学会在职场给自己的学习投资,要舍得在职场上给自己的进步投资,未来的回报也来自于此。
二、关于职场人际的建议。
人际,是很多比较“轴”的应届毕业生比较厌恶的一个词:我要凭真本事吃饭,搞人际的都是垃圾。其实“凭真本事吃饭”和“搞人际”并不矛盾,我们不能把这两件事对立起来考虑,否则以后吃亏的是自己。如果应届毕业生能够把自己的职场目标设定好,剩余的事情就是如何完成或达到它。当一个人聚焦在实现目标的念头里时,是不在意方法和渠道的问题的(当然要合法和有道)。人际,可以帮助你省去很多的麻烦,可以提升办事的效率,可以让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获得帮助。所以,要拓展和维护好人际,这是第四条建议。抛弃对人的偏见,抛弃自己脑子里“好人”、“坏人”的观念,不要对任何人抱有成见。“好人与坏人”的游戏,是不成熟人的游戏。这世间,哪里有那么多坏人?哪里有那么多好人?大部分的人,都是“犹豫着的人”:某种情形下是好人,某种情形下是坏人,通常情况下都出于“不好不坏”的状态,或者“又好又坏”的状态。判断“好人”、“坏人”的标准就是那些能够帮到自己的人:能够现在或未来帮到自己的就是“好人”。
人际这个词,在英语里是“interperson”。“inter”就是相互的意思,所以人和人之间就是“相互帮忙”、“相互利用”的关系。尤其在职场上,哪里有无缘无故的朋友,哪里有无缘无故的“陌路人”。只不过,人类的文明让大家互相之间给面子而已。学会让自己掌握“被人利用的价值”,学会利用那些可以利用的人,达到自己的职场目标,才是第一要务。换句话说,让自己变得“靠谱”、“可信赖”、“有价值”,是职场迈步的前提条件。这是给应届生的第五条建议。所以,不要背后说人长短,那是“长舌妇”干的事儿;也不要动辄就抱怨这个人那个人、这件事那件事,它对于职场目标毫无用处,还会有伤害。
人际中,最重要的一个建议,就是想尽办法与自己的上级搞好关系。这是给应届生的第六条建议。上级,一个决定你薪酬多少的人,一个决定你晋升的人,一个决定你职场机会多少的人,为啥要和他扭着干?难倒你忘记了你的职场目标了?为什么要把一个能够处处帮助你的人从身边推开还要和他对着干?你说,他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也许吧。回头再重温一下刚才我们说的“好人”、“坏人”的定义。你说:我要跳槽到另一个公司去。问题是,你去另一个公司也会有上级,万一又不喜欢怎么办?所以,要学会与上级相处,至少不要让上级成为自己职场目标的障碍。
铺好自己的人际之路,职场上才会顺风顺水。
大部分让人职场路上走得磕磕绊绊,其实就是人际做的不好。人际,很像扑克牌里的大小鬼,它的用途很大,可以代替很多看上去困难的事情。
三、关于岗位工作思考。
应届毕业生刚刚进入职场,几乎所有的岗位工作都与流程有关。按照工作流程去做,不会让一个人从职场上突显出来。职场上真正让一个让一个人与众不同、引起别人注意的,是自己独立于他人的思想、思路和想法。岗位工作的思考基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原有工作(流程)的改善,第二是对于某些事情、事件、解决方案的看法和见解。所以,应届毕业生进入职场,必须学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保持自己的独立风格。这是给应届毕业生的第七条建议。保持独立,就是不当应声虫,不当和事佬,不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木偶。的确,当应声虫、当和事佬,可以让自己短时间内避免与他人的冲突,当长期来讲,不利于自己的职场发展。如果你能留意身边有些声望、有些影响力的人,他们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思想。一个公司在考虑晋升人选的时候,会看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也会看一个人的思想是否独立。能够让公司想起来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有独立思想的人。沉没在最下面的人都是那些亦步亦趋、缺乏独立的人。独立,是一个人具备影响力的基础,具备领导力的基础。而应届毕业生未来之路,就是要做一个有影响力、有领导力的人。
四、关于对制度的态度。
应届毕业生,习惯了学校的散漫,刚刚进入职场,对于公司的制度不以为然。走入职场,就是走入了职业化的世界。职业化的首要素质,就是遵守制度。所以,自己要充分了解公司的制度、流程、企业文化,并严格按照公司的这些要求行事。这是给应届毕业生的第八条建议。一个对公司的制度没有任何感觉,不把公司的制度当回事的人,公司不可能重用。只喜欢自由,不喜欢约束,正如一辆车只有油门,没有刹车一样危险。制度是团队和组织缺的绩效的保障。遵守制度也许给自己带不来什么直接的价值,但经常违反制度却可以让公司把他排除在重用之外。遵守制度,是职场信用建立的基础。没有人敢启用一个漠视制度的人到重要岗位工作。
五、关于职场的礼仪。
职场的礼仪,一是语言与行为举止,二是自己的着装。他代表着职场人的基础素养。所以,在语言、举止和着装上,注重礼仪,体现自己的文明,是我要给出的第九条建议。说话粗鲁,毫无教养,缺乏礼貌,不讲礼仪,无法获得公司的“芳心”,也无法获得客户的“芳心”。礼仪,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是为了尊重他人,更是为了让他人尊重自己。人类,从衣不遮体的野蛮,进化到树叶遮体,进化到了布衣美化自己,都是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如果一个人反对礼仪,为啥不裸露的身子出现在大街上?因为知羞耻。知羞耻是礼仪的基础。职场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它有它应有的礼仪。用文明语言、举止适当、穿衣整洁,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也会体现自己的职业素养。你可见过国家领导人相互穿着T恤见面谈事的?没有,穿着庄重,那是基本的文明。职场上,别让失礼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和素养。
六、关于辞职。
应届毕业生毁掉自己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前几个公司每个公司工作的时间都极其短暂,短的一个月,长的一年。辞职频率过高,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什么都没有研究的人。所以,要慎重对待辞职。这是给应届毕业生的第十条建议。别以为毕业后,总算可以自由在人生的道路上驰骋了。学习一项职业,需要长时间在那个环境里浸泡。正确的辞职理由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水平在公司已经顶级,没有人可以再指导,自己也无法再进步,需要重新换一个环境,找一个高人继续向他学习;再一个,是自己创造的价值与收获相差甚远,而且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希望。尤其在刚刚进入职场的几年内,别轻易把自己的时间都用在适应跳槽后新公司的环境、人员上,结果四五年不会有什么职业成长,倒是对如何通过面试的知识掌握了不少。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在一个公司,向同事学习,向上级学习,向能人学习,而且要系统地学习。每个职业都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操作结构,熟练地掌握它们需要相当的时日。那些能沉下心来的人四五年后已经当主管、当经理了,而跳来跳去的人还在起跑线上怨天尤人。先让自己有本事、有实力,是毕业后的第一要务,任何有悖于这个要务的做法都不可取,尤其是频繁辞职换公司。
最后一条建议,就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是职场立足的根本。责任心,可以让一个笨拙的人变得伟大,也可以让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变得令人尊敬。没有了责任感,等于给自己的职场设置了无数的障碍,没人逾越得过去。以上十条建议,都建立在责任感上。没有责任感,在职场上寸步难行。
- 上一篇:如何与下属进行谈心?
- 下一篇:30而立,想辞掉工厂的工作出去闯闯,有什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