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的陈果教授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很火,但是自己听到她的课,感觉空洞无物,就是煽情,你怎么看?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我个人一直认为,无论是什么层次的教师,无论是什么学科的教师,除了教授专业知识(“是什么”的问题)以外,其主要的功能之一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打开学生思想和思考的大门(“如何”的问题)。其结果是,学生因为教师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学生学会了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应该成为教师的责任。尤其在大学里,更尤其在一些名牌大学里,教授学生思考的方法更应该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简言之,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的问题。
陈果老师是哲学博士,做过学生会主席,做过访问学者,做过记者,一路顺风顺水,基本的经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真正切入社会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她只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转化一种似乎属于自己的、让大家愿意、乐意接受的“道理”,但是否在社会上实用并不是她考虑的事情。从视频的记录来看,妙语连珠,深入浅出,不时有一阵阵的笑声和掌声。这说明什么?陈果老师是个口才和逻辑极好、懂得听众(学生心理)的人,能够旁征博引,说明那哲学博士不是浪得虚名的。
说句实话,我喜欢成果老师讲课的风格,能够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么枯燥无味的课讲得妙趣横生,足见她口才和机智的功底。但是,回归到“如何思考的问题”,未见其有什么建树,毕竟,让学生知道道理,只是教师职责的一小部分,让学生自我思考、独立思考才是其重要的职责。尤其在复旦大学这样的学校,更应该注重这样的职责。其次,我担心的是,这些学生带着那种“理论上的道理”走入社会时,发现这个社会完全不是老师说得那样,甚至是相反的,怎么办?毕竟,大家最后都要回归到这个充满善恶的社会。最后面应对社会漩涡的任务,没有人能替代得了自己,只能靠自己。
我们现在没有任何学生样板,来收集和分析,给出陈果老师的课是否是“空洞无物”的。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没有经历过生活磨难的人、没有经历过社会折磨的人,对人和社会的理解远远停留在“象牙塔”里,毕竟,磨难和苦难才是人类真正的老师,而人也恰恰是由于磨难和苦难而进步、成熟的。
但愿,陈果老师的学生在十年、二十年后,能够告诉我们这样的答案:幸亏当时听过陈果老师的课让我认识到社会和人生的真谛,让我知道她的课对我一生的进步又多么重要。但我也说一句我自己的真心话:世界上最靠得住的,是自己的思想。
文章来源:网站整理
- 上一篇:穷人最好的投资是什么?
- 下一篇: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