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省六部分别负责什么?

三省六部制是古代的一种严密官制,最早源于汉朝,在隋朝逐渐成形确定,唐朝继承隋朝旧制之后不断完善,最终正式形成。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设立三师、三公、五省。

三师指的是太师、太傅、太保,三公指的是太尉、司徒与司空,不过无论三师还是三公,虽然地位很高,但都只是荣誉性的虚衔,并没有实质性的职权。

隋朝五省,指的是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与内侍省。

五省之中,秘书省主要掌握图书典籍,而内侍省负责内宫事务,由宦官担任,这两省的职权较轻,只有尚书省、门下省与内史省才是真正的中枢机构。因此后世,逐渐将秘书省与内侍省忽略省去,保留三省,演变成三省六部制。

六部,指的是尚书省之下,负责各类具体事宜办理的六个职能部门。

中书省:

隋朝时曾短暂称为内史省,汉武帝时期为强化帝权,让原本主管文书的尚书执掌机密要务等事宜,为方便出入后宫,用宦者担任,称为“中尚书”,简称“中书”,汉成帝时代废除宦者担任中书的旧制,让士人担任,曹魏时期改为中书监,晋朝开始称“中书省”。

隋唐时期,中书省置中书令二人,正三品,唐代宗时期升为正二品,唐高宗时代改中书省为西台,中书令称为“右相”,公元684年,中书省又改称凤阁,中书令为内史,玄宗登基后,又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

中书省秉承君王旨意,掌握机要,发布皇帝的诏谕与各种命令,唐宋时期,中书令是首席的宰相,元朝仍旧以中书省的中书令为最高长官,其下设中书丞相,明朝以左右丞相为中书省的长官,洪武十三年废除。

尚书省:

秦汉时期的“尚书”,只是掌管大殿文书图册的小吏,汉武帝时,开始出现中书与尚书令之职缺,用于巩固强化帝权,尚书之职开始不断实权化,东汉光武帝时为削弱相权,三公之权责逐渐向尚书转移,当时的尚书机构称作尚书台,尚书之下有侍郎三十六人,分属六曹,主要起草文书,又有令史十八人,主要誊抄文书。

三国时期,尚书台正式脱离少府,尚书令、尚书仆射与尚书的品秩与九卿同等,隋朝前期再置尚书省,直辖六部,唐朝延续隋朝制度,两宋时期,尚书省名存实亡,元朝正式废除尚书省,明清时期,六部直属,不设尚书省。

尚书省在隋朝正式定制,尚书省下设置六部二十四司。

  • 吏部:掌管吏治,所有官吏的考核、升迁、调动、请封等等所有事务;
  • 户部:掌管财政,所有土地、户籍、税赋、俸饷等所有事务;
  • 礼部:掌管礼仪,所有祭祀、学校科举、外交等所有事务;
  • 兵部:掌管军务,所有的防卫、武官选授、操练、巡查等所有事务;
  • 刑部:掌管法律,所有刑罚之令、案件审查、稽查断案等所有事务。
  • 工部:掌管建设,所有工程兴修、器械制造、官办产业等所有事务。
门下省:

晋朝时期开始置门下省,南北朝沿袭,原本的门下省是皇帝的侍从机构,在南北朝时期权责不断扩大,北朝的大令几乎都出自门下省,因此逐渐成为了中枢机构,隋朝时期开始与中书省共同执掌机要,共同负责朝政议定与诏令的审核。

门下省有封驳之权,其最高长官称作侍中,或者称作左相、纳言、黄门监等,宋朝时期,门下省被削弱,后直接与中书省合并,元朝时期被直接废除。

隋朝时期,三省六部制逐渐成型,不过当时有五省,其中的秘书省与内侍省并没有太多的职权,真正掌握主持朝堂的,是尚书省、门下省与内史省(中书省)。

中书省秉承君意,是主要的决策制定者,门下省则负责审议,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驳回,而尚书省则负责实际事务的处理,掌管六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共同向皇帝负责,而三省的长官也都是宰相,三省六部制诞生的同时,也意味着“群相制”的出现。

三省六部制出现之后,将相权进行分割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办事的效率,三省之间互相有所牵制,中书省与门下省的封驳权,对于皇帝也形成了一定的牵制与约束。但整体来说,三省六部终究还是削弱了相权。

换句话说,三省六部制的出现与消亡,都与皇权的强化密不可分,三省出现之后,相权被切分,名义上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但唐朝以后,尚书令、中书令等三省最高职缺逐渐成为虚衔,三省权柄不断下移到一些品秩并不算高的人员身上,宋元开始,三省不断合并裁撤,到明朝彻底被废除。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