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还能在宜居多久?

宜居带被用来描述了恒星周围的一个宜居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类地行星表面平均温度允许液态水的存在,液态水对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宜居带的定义是基于地外生命也有这一需求的假设不同质量和分类的恒星有不同的宜居带距离,并不是所有在宜居带的行星都是宜居的,处在宜居带只是宜居的前提,事实上,目前为止在宜居带内发现的行星都不适合人类居住。

宜居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是静止的,当一颗恒星变老时,它的大小会变到原来尺寸的数百倍,并将附近的行星吞噬。大多数恒星都遵循一定规律运行,即首先一颗恒星的密度足够大到支持将氢聚变成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恒星温度越来越高,直到耗尽,附近的行星也变得越来越热,直到最后由于缺乏地表水而变得不适合居住。据预测,太阳本身将在未来54亿年内变成一颗红巨星,其半径将超过地球目前的轨道。在那之后,它将开始聚变而不是氢聚变,最终形成一个行星状星云,内部核能耗尽之后坍塌变成一颗白矮星。

因此,随着太阳变得越来越亮,越来越热,更多的水从地球表面蒸发到大气中,在那里吸收更多的热量。最终,地球的温室效应将失去控制,蒸发掉地球上所有的水,结束所有生命,地球不再宜居。

2013年发表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使用恒星演化模型,通过确定地球何时不再处于宜居带,来估计地球宜居寿命的终结。结果显示,地球将在17.5亿到32.5亿年内的某个时间不再适宜居住。在这一点之后,地球将处于太阳的热区,温度高到海洋蒸发,导致地球所有生命的灾难性和最终灭绝事件,接近地球宜居尾声时,只有某些环境中的微生物才能忍受极端高温。

在2014年的另一项研究中通过两项新的模型发现,太阳至少在10亿到15亿年内不会使地球上的水蒸发完。纵使太阳比现在亮15.5%之后,地球温度从目前的平均15摄氏度上升到40摄氏度,如果人类能存活那么久,仍可在极地的一些地区适宜居住。

当然,人类和其他复杂生命的生存条件将更加受限制,而且人为气候变化正在加速这一进程。如果人类考虑需要搬到另一个星球,火星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这颗行星在太阳生命周期内将一直处于宜居带。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13 16:34
  • 阅读 ( )
  • 分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