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少人对此画“是否印刷品”有看法。
在没有更多自然光线下所拍图片的情况下,无法对这点做判断,那就假设此画为真的基础上,说一下吧。
郭全忠,在业内受到的评价非常“正能量”,这是一个生于解放前,具有全日制美术学院学历的专业画家,拿民间的话说,属于“科班出身”。
郭全忠一直甘于坚守艺术本真和寂寞的老艺术家,用自己的率真、人生体验与独特语言,将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浓郁的西北味道传递在作品上,表现着中国农民的真实生存状态。
他作画不为讨好市场,而是以推动中国画的发展为己任,执着追求适合自己的艺术。曾因杰出的贡献,于2007年获得“吴作人造型艺术奖”。
再看本幅画作,一股强烈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1976年,正是粉碎四人帮的那年,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彻底宣告结束,可以说当时正是全民爱国主义热潮高峰期,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层级人群,所有人的内心正处于解放后不久恢复生产的爱国热情澎湃时期,即便拿现在的眼光往回看,有很多做法是“过激了”,但你不用怀疑,所有这些人内心真正的渴望,都是好的。
表现在形式上,就如画中所描描绘的:一个老爷爷可能因为文化的原因不识谱,其孙女一脸严肃地拿着2张歌谱教他爷爷唱歌——那个年代,大家的热情表现出来的真正方式就是唱红歌、拿着红缨枪宣传。
而且从画面中其他的因素我们也可以读出满满的时代信息,墙上贴着“国际歌”的招贴画、桌上放着人民日报,还有一个帆布包,我甚至可以设想,那个帆布包上极有可能印着一个五角星或者有“为人民服务”的字样……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副画都是一幅时代气息浓郁的好画。
但是图片的细节过少,后2张放大图显示:少量枯笔的地方“点状黑色”出现较多,有点不太符合国画原作的特征。
也就是说,如上图,红线圈出的地方,应该是连续的线条,但仅凭此又不足以断定——也可能是图片拍摄的原因形成。
综合来说,提问者展示的这幅作品,无论是题材还是创作风格,都是一个不错的藏品,即便是文革时期的贴画印刷品,也不妨碍他成为收藏。
至于到底是原作真画,还是现代仿画,或者以前旧物招贴画,需要接触实物,才可做出更为进一步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