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的话题,只要有人提出一种观点,肯定会永远处于“多方争论不休”的状况,没有例外!
什么样的艺术容易引起观赏者的偏见?这个问题无论你怎样回答,同样“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甚至80%的比例都不可能”。
因为这是艺术的事,艺术的事,本身就是“出生自带百家争鸣强悍特点”的存在,你要在这个上面找到“权威的喜恶偏好”标准——此行为自身就很“艺术”。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很多人现在已经意识到艺术领域必须面对一个这样的问题:
1、你为谁而“艺术”——不与主流审美契合的艺术会不受待见我们说艺术创作有史以来,并不是每一个艺术种类、每一款艺术作品,一经面市,便一直受宠的。
在这种“无权威标准可参照”的模糊意识判断中,受众,是个重要的参照。
比如裸模的产生及发展直至现在得到大部分人认可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受众眼中接受到不接受的过程;
而在当今的社会某个阶段,曾一度又出现所谓的人体行为艺术,如人体宴。我个人不去评价这种做法,但是从广大的社会受众来说,同样是人体,作为国画的模特可以被接受,但作为“又跨了一步”的另类行为,绝大部分还是不接受的。
也就是说,不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艺术观契合的艺术,是不受欢迎的。
这样便又引出了艺术的另一个视角:
2、艺术不在适合的土壤里,会引起受众反感我们说,一项会被传播开的艺术,一定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同时也是具有社会普世道德观的。
否则,如果过于偏激,令较大数量人群感觉到不舒服或者解读出不健康的倾向,则会给此类艺术的高度打个折扣。
比如,赵本山在国内人气颇高的小品到了美国,却因为“取笑了弱势群体”而遭受抵制,便是一例。
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不少。
艺术形式也好内容也好,其“恶与善”、给人带来的感受是“美与丑”,一定是基于特定群体的文化氛围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而存在的。
3、艺术寄托于可感知形式而呈现,令人“可期待亮点”越多越好,反之亦然无论是视觉上的、财富方面的、纪念题材的、历史著名事件关联的……大凡这些,都是可为艺术“增添亮点”的元素。
在这些包罗万象的元素中,一种艺术行为、一件艺术作品、一个收藏藏品,能够囊括进来的元素越多,其手续可期待的价值便会越高。
可以这样说,艺术价值本身包含的那些所有因素,但凡融入的,都是机会。
反之亦然,越说不出名堂的所谓艺术,越不会受到大众的青睐,甚至于走向另一个极端:遭人唾弃。
所以,总体来说,艺术这个事儿,宽松性很大,但正因为门槛低,宽松的另一面便是具有一种残忍的现实:
你想获得公众的认可难度变得很大!
因此,在艺术的道路上,你是选择“宁愿选择坚持本真,走一条有可能永无机会出人头地之路”,还是“恶搞到底,哪怕挨骂也要轰动一时”的恶俗方向。
这,是每个“艺术人”个体的素质与修养问题!只要大家一起走正能量之道,即便自己不能“拔尖”,全民整体素质上去了,不也是很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