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艺术收藏品一类的物品,都不是标准工业产品,这是属于精神享受层面的存在,包含历史、人文、文化等多种“模糊价值”因素在内的物品,没有固定的“国家行业标准”来对其进行量化定价的。
奇石也是如此,当一块奇石藏品出现标价的时候,一定是在持有人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之后,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那么,哪些人对这种定价比较具有合理性呢?
1、卖家心目中愿意接受的价格石头是谁的,谁说了算,这个是石头定价中适用性最广的。
当持有人打算以一个具体的价格来出让自己的奇石时,基本已经对其品种、大小、精美度对对诸多方面做了综合评估。价格一旦给出,无所谓科学不科学,拿一句老百姓常说的话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愿打的遇到愿挨的时候,交易便促成了。
而毋庸置疑的是,卖家在给出某个具体价格之前,一定已经是基于“利益最大化”以及“是否有一定的参照依据”等,都做了综合评估了,一般极少出现“任何其他人都不会购买的超高价”情况,——除非,卖家不是真的想卖故意标注一个他认为“肯定不会有人买走”的天价。
不排除这个行业内有诸多对市场十分熟悉的人士,他们只要有时间都会往返于各种展会以及专业市场,对市场的动态有着高度的关注度,如此便自然而然掌握了第一手市场的信息。
如同收藏里面那些经常被朋友拉来把关的“掌眼人”,奇石的玩家中,如果一个大家公认比较“权威资深”的人士,对某一块奇石给出“价格建议”之后,一般出售者都是比较相信的——在定价的问题上,奇石主人相信大佬胜过相信自己,是一定不奇怪的。
比如一个刚入行的奇石收藏人开店的时候,邀请当地一个资深人士来给自己的石头定价,便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卖方事先以及现场的宣传组织,气氛的渲染,对于价格的支撑也有很大作用的,尤其是一些级别较高的机构参与的情况下。
如级别高的展览以及大的拍卖公司进行的拍卖活动。
人的心理状态是个很微妙的存在,“大家都抢”的气氛下,会加剧人们内心的占有欲,比如拍卖会上经常超过低价几倍的成交情况便是。
一次成功的展览、邀请到高量级的个人或机构参与、官方正规化的参与支持等等,都是提高特殊条件下奇石价格的因素。
在这些背景下的奇石价格,适当高出一些也是不奇怪的。
总体来说,奇石的定价也是一种“模糊的学问”,从“是否可行”的角度来说,几乎所有人稍许熟悉一点行业交易的人都可以来定价,但是如果细致化到“是否合理”的程度,则,定价之前需要参考的因素便有很多了,正如正文所述,持有者本人、市场熟悉程度、标价针对的背景,还有其他个例我都没有涉及到的情况——都会是奇石定价的参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