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名词,叫做“与时俱进”!包含教育在内的改革亦是如此。
包含中国教育在内的大多数社会法则(现象),都需要且必须暗合这个轨迹。
与时俱进,这个词最早的出现是出自1910年初蔡元培撰写的《中国伦理学史》。针对清朝末年中国思想文化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局面,蔡元培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指出“故西洋学说则与时俱进”的观点。
当时的这种提法,便是主要针对文化(教育)这个大的社会领域的。
而我国现代的“与时俱进”,是从上2个“5年计划”之际便已经提出了,直至今日,包含教育在内的很多小到地方制度,大到国家法律法规,都在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着。
小“动静”的修改称之为完善,大力度的提高便可算是“改革”了。
其实放眼看一下,与时俱进,不仅是中国(应该)正在进行的社会制度体系“动向”,别的国家,同样如此。
每一个社会阶段,都有着自己的“核心价值目标以及未来期望方向”,这种“目标与期望”是会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而出现变化的。因此:
与时俱进的制度建设,是必然的!
教育是个长久的话题,制度建设也是兼顾地区文化特色的艰巨任务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物质丰富程度不同,文化(精神)信仰也有很大差异。
表现在教育上,全国一种精细化的制度标准显然不是很合适;但现在信息高度化发达、人员的流动很便捷的时代,差异化过大的制度体系,又会造成各种的“资源、信息不对对称或者不平衡”。
因此,每一次的变革也好、完善也好,都是难度极大的“系统性事务”。
老百姓在自己个人偶然遭遇一点此方面的烦恼事务之时,大多数都在“对社会抱怨”,实际上,拔高思想高度想一想,也许你就能理解体会到“我国大的社会制度建设还是很完善”的。自己所遇到的所谓内心感觉的“不平事”,几乎没有涉及“因某种制度建设的缺陷”使其然的现象。
因此,放长眼光,“不同的社会阶段、不同的地域特点,执行不一样的目标”,会是、才是一种“可以信赖的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但未必迫在眉睫基于发展的需要,我们有理由认为,教育制度的改革长期来看是势在必行的,但是站在当前的历史时间点,不一定是迫在眉睫的。
上一次大的社会生产力提升,当数已经过去有段时间的“计算机技术”,这种技术给全社会生产力带来了巨大“跨越式”的提升,从而使得社会物质文明的富裕程度普遍较高了,撇开地球上个别战乱频发的国家,基本绝大多数的“地球人”都不太为“基础生存条件而奋斗”。
也就是说,在地球上活着,已经不是主要的目的,而是要如何“让自己活得更好”。
之后的教育目标,无疑也会包含这种“未来更好的物质、精神、信仰”等社会化方向。常规来说,在社会生产力没有得到“突破性提升”的时候,单纯改变既有的社会制度,可能有些过于超前的味道了。
因此,教育制度需要改革是必然的,但不一定就非得现在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