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老百姓能不能看得起病?

关于这个问题,澹奕认为唐朝已经做得仁至义尽了。唐朝是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之一,因为国力增强,当时的医疗机构与制度也随之完善起来。

其实在古代,医生的地位并不高,皇室贵族们有自己的“私人医生”,然而在民间愿意从医的人并不多。《周礼》记载,古代设立了“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不过也终究是僧多粥少,古代更加常见的为百姓治病的方式是“赐药”。当时的医生,大多为贵族富贾服务,寻常百姓很少能够轻易看病

直到北魏孝文帝时代,设立了“别坊”,专门为百姓看病,而且更重要的是,“别坊”是免费的。这种做法也就一直延续了下来,直到唐朝。

不过有一点,别坊的数量比较少,而工作内容却非常繁杂沉重。随着唐帝国的强盛与人口户数的不断增加,别坊的力量越来越不足,民间的医疗机构随之大量出现,但鱼龙混杂,很多贫苦百姓也的确没有财力去看病。

为解决这个问题,唐朝以法规整。玄宗下令将各种常见病的处方、日常卫生注意等,以“黑板报”的形式抄录各州各县的乡坊。同时严肃整治“医风”,对医生的行为规范做出了严格约束。

《唐律疏议》中规定,“诸医违方诈疗病,而取财物者,以盗论。”也就是夸大病情漫天要价的医生,按照盗窃罪处置。除此以外,下错药方、抓错了药,医生也要论罪;就算没伤人性命,也要杖责六十。另外,唐朝在各地的寺庙设立“悲田养病坊”,专门给僧侣、贫苦人家治病

安史之乱前,唐朝经济发展程度相当高,整体上都非常富庶,所以在当时寻常百姓的整体生活还是相当不错的,一般也不需要为了诊病而担心。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5 00:42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