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长沙与如今的长沙,名称一样,但是所指代的地理区域概念不同。如今的长沙为湖南的省会城市,而汉朝的长沙乃地方诸侯王的封地藩国。简单来说,汉朝的长沙是一片,今天的长沙是一点。
最早的“长沙”之名出现于秦朝所设立的“长沙郡”,秦灭以后,汉朝将秦朝的长沙、黔中两郡置长沙王国,作为诸侯王的封地,第一任长沙王叫做吴芮。
当时的长沙王国地域很大,包括如今湖南大部分以及广西、江西的部分地区。王国的都城称作“临湘”,不过并不是今天的临湘,其所在地位于今天长沙市区湘江东、建湘路西的区域内。当时长沙王国的宫殿、官署等均建设在此,这里也是长沙王国的中心所在。
长沙王国分为“吴氏”与“刘氏”,吴氏长沙国是汉朝初期八个异姓诸侯国之一,却也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异姓诸侯国。公元前156年吴芮的五世孙吴著断嗣,同年汉文帝驾崩,长沙国被裁撤。第二年,登基的汉景帝分封庶子刘发为“长沙王”,恢复长沙王国建制。
不过景帝一直致力于削弱诸侯,所以刘发继位藩王的时候,新生的长沙王国被大规模裁撤辖地,已经远不如吴氏长沙国那么大了。
虽然今天的长沙,在古代也一直是地方的治所,却并没有叫做“长沙”这个名字,长沙始终是一大片地方的称谓。直到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的楚国以潭州为“长沙府”,定为楚国都城。
如今的长沙市,人口约800万,经济总规模已过万亿,是中部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与经济中心之一。其长沙王国王陵也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诸侯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