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李鸿章曾经到访德意志帝国,会见铁血宰相俾斯麦。宴会之上,李鸿章笑称自己被西方人称作“东方的俾斯麦”,而俾斯麦本人笑称“我却没机会成为西方的李鸿章啊”。
明朝正式废除宰相制度,然而晚清时代的李鸿章权倾朝野,与德国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职务上还是非常相似的。
而李鸿章被称作“东方俾斯麦”也是有一段典故的,这个外号正是当时的德国人所取。
李鸿章筹办北洋水师之时,非常重视德国的武器装备。当时德国的海军大臣柯纳德到访天津,其乘坐的军舰相当先进,知道李鸿章对先进军备有兴趣,就邀请李鸿章登舰参观。
不过到了参观的日子,天津港风雨交加,而军舰距离码头还有很远的距离,中间需要小船接驳。柯纳德认为李鸿章位高权重且的确年事已高,就派人去劝阻李鸿章。结果李鸿章不顾风雨以身犯险,称作小船去参观军舰。
柯纳德见到风雨中前来的李鸿章感叹不已,称:“中堂大人如此守约,性情坚毅,如同我们的宰相俾斯麦一般。”从此,李鸿章“东方俾斯麦”之名在西方也广为流传。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清朝汉相”李鸿章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作为汉人其地位权柄在清朝极其罕见——身兼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等众多职务,清朝没有宰相,而李鸿章却是实际上的宰相。数十年里,李鸿章从一个儒生到权倾朝野的冢宰,为清朝平定捻军、镇压太平天国,组建淮军与北洋水师,主持发展洋务。而更重要的是,晚清时期几乎所有的重大外务场合,都有李鸿章的身影。
梁启超曾言: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有为心酸,况鸿章身临其境也。梁启超称其“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更悲李鸿章之遇”。
甲午海战以后,西方报刊评论:日本非与中国战,而与李鸿章一人战尔。
李鸿章的一生绝不能够一概而论,从我们的角度可能会直接偏向于放大李鸿章的负面,却也不能完全否定李鸿章值得肯定的一面。无论是曾国藩、慈禧太后或者是维新派的梁启超,还是西方列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都相当高。
历史如烟云,如何看待李鸿章的一生,更如武则天的无字碑——是非功过,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