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后和皇贵妃的区别是什么?皇贵妃真的能威胁到皇后的地位吗?

第一位皇贵妃的出现,就是因为皇帝想废后,皇贵妃的起源就注定了这个封号是皇后的头号克星。

皇后为正宫,而皇贵妃就是实际上的“副后”。皇贵妃出现于明朝,在清朝也沿用设立。明朝时代,“皇贵妃”用于册封皇帝最宠爱的妃嫔,而整个清朝,皇贵妃大多用于追封、或者在宠妃重病之际冲喜。中宫还在,不轻易册封皇贵妃。

后宫妃嫔众多,皇后仅一人,而皇贵妃也仅一人。若皇后仍在也无特例,皇帝动了册立皇贵妃的心思,必然威胁皇后

明朝的皇贵妃,从诞生起就是对皇后的威胁

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继后孙氏。孙氏得宠,且为宣宗生育了皇子朱祁镇,而宣宗元配胡氏只有两个女儿。朱瞻基几次三番想要废黜胡皇后,却因满朝文武反对以及张太后的阻止而不得。

可是明宣宗始终不愿亏待了自己的爱妃,怎么办呢?当时皇后之下,众妃之首为贵妃,而贵妃有金册没有金宝,明宣宗破例赐给孙贵妃金宝,让她像皇后一样同时拥有金册金宝,并且在“贵妃”衔之前加一个“皇”字表示尊贵

成为皇贵妃的孙氏,冠绝六宫,之后不久,朱瞻基还是废黜了胡皇后,将孙氏扶上了皇后之位。

之后的代宗、宪宗、神宗、世宗、熹宗等朝都出现有皇贵妃,非常著名的万贵妃与郑贵妃,其实就是皇贵妃之尊。

明朝的皇贵妃,都是当时盛宠无比的存在,可以说,“皇贵妃”三个字在明朝,就是建立在皇后的各种悲哀之上的

真正意义上的皇贵妃册封,清朝只有两次

清朝的皇贵妃数量相当多,比如乾隆朝,做过皇贵妃的妃嫔就有7位。几乎清朝历代皇帝的后宫,都有皇贵妃。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皇贵妃,清朝两百多年也只有两位——顺治帝的董鄂皇贵妃与同治帝的富察皇贵妃

与明朝第一位皇贵妃孙氏一样,清代顺治朝的董鄂皇贵妃,她的出现也让当时顺治帝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欲哭无泪。

顺治帝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出身科尔沁部,也就是顺治帝之母孝庄太后的母族。然而这个出身高贵而且美丽的皇后,因为喜欢奢侈且脾气很差,更加是因为摄政王多尔衮缘故入主中宫,让顺治帝非常厌恶。

而深得顺治帝欢心的董鄂氏,入宫就晋封为贤妃,仅仅一个多月成为皇贵妃。甚至在董鄂皇贵妃生子后,顺治帝称:“朕终于有了第一个儿子。”然而实际上,当时的顺治帝已经有好几个其他妃嫔所生的皇子了。

因为董鄂皇贵妃的存在,顺治帝更加不愿多看皇后一眼,最终还是将之废弃。

同治朝,册立阿鲁特氏为皇后之后,同治帝载淳生母慈禧太后非常不满,认为儿子违背了自己的意思,没有选择自己中意的富察氏,而偏偏选了当年顾命八大臣之一端华的外孙女阿鲁特氏

在阿鲁特氏成为皇后之后,慈禧太后也是各种挑刺儿甩脸子,表示自己的不满。而对于富察氏却相当看中,接连册封富察氏为慧妃、皇贵妃,光绪朝仍旧为皇贵妃。慈禧太后本身就属意富察氏为皇后,所以各种抬举,也就注定了皇后阿鲁特氏的悲哀

清朝在皇后之下,设立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以及四妃六嫔与无人数限制的贵人、常在和答应。皇贵妃与皇后一样都只有一位,且位同副后尊贵无比。

按照宗法制嫡庶尊卑来看,皇贵妃再尊贵也还是妾室,皇后终究是正妻。可皇贵妃手中的权柄实在是太大了,与皇后相比只是差了个名分而已。更何况,对于皇后来说,威胁有时候不仅仅是名分,皇后地位并非永恒不变,所谓的“威胁”就是皇帝他动了改变皇后的心思

就好像汉献帝刘协与魏王曹操,刘协空有皇帝之名,尊贵又如何,曹操如同悬在其头顶的一把利刃,这才是威胁。

清朝册立皇贵妃,一般都是这么几种情况下:

  • 要么,妃嫔死后追封荣誉;
  • 要么,妃嫔快死了冲喜;
  • 最后一种,就是皇后地位受到了挑战,有人想要改变这种情况。

最后一种也比较复杂,比如皇后失宠,典型例子就是顺治朝博尔济吉特氏皇后与董鄂皇贵妃;比如皇后名存实亡,典型就是乾隆朝那拉氏继后与令皇贵妃;而同治朝的情况特殊,虽然载淳喜欢阿鲁特氏,可是载淳的老妈不喜欢啊,因为老妈喜欢的人没成为皇后,所以老妈不喜欢现在的皇后,也因为老妈不喜欢皇后所以自己也不敢去喜欢皇后。

简单来说,对皇后而言,除非册封皇贵妃的人要死了或者已经死了,否则自己还好好的,皇帝就要册立一个能够继续以皇贵妃身份存在的人,那就是个天大的威胁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5 00:42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