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如此,其实很多朝代的亡国之君都属于生不逢时的背锅类型,亡国种子在其父辈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埋下。
历史上其实也有不少亡国之君才华横溢,心怀远大,可王朝毕竟病入膏肓,等这些倒霉孩子坐上皇位的时候,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大致上,亡国之君主要分成这么三种:
真正是末代君主自己弄丢天下的,其实并不多。比如商朝的帝辛、隋朝的杨广算得上是“暴君”与“昏君”的两个典型了。不过客观来看,这两人最终成为了亡国之主,并不是没有才华,也不是没有雄心抱负,而是滥用其力太过了。
著名的商纣王帝辛,在历史上是个身材魁梧而且力大无比的君王。殷商时期,帝辛大规模进攻淮水与长江中下游的东夷,大规模扩大商朝版图,其实功勋还是有的;当然,关于其各种残暴不仁的行径也不能说都是假的。
殷商东征的时候,西边的周人趁虚而入灭了殷商,帝辛不愿投降,自焚于鹿台。
而更加著名的隋炀帝杨广,那就更是争议不断。虽然唐朝典籍中关于隋炀帝的各种描述都相当负面,不过杨广在位期间的作为也不能否认——西巡张掖、兴建东都、开凿大运河、征讨高句丽、灭吐谷浑、南伐占城、兴办科举、北攻突厥契丹等,比比皆是。
杨广的悲剧,更多来自于民力耗费太过以及世袭门阀的反扑。
大多数,那种特别出名的亡国昏君,其实也没有完完全全的昏庸者。就好像做生意的人,谁都不会愿意赔本,谁都希望的是赚钱,可理想与现实终究不是一回事,期间的过程出现了巨大偏差,最终导致了灾难。
其实众多的亡国之君中,这种情况要更多一些,比如周朝的周赧王姬延、秦三世子婴、汉献帝刘协、唐哀帝李柷、宋钦宗赵桓、金末帝完颜承麟、明思宗朱由检等,都是这种倒霉娃子。
周赧王姬延,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周天子,然而这也不能怪他呀,毕竟平王东迁洛阳的时候,周天子的权威与势力就已经一落千丈,东周的周天子做了几百年的傀儡,姬延也是很无奈啊。
像是子婴,秦王朝的江山在秦始皇与秦二世手中已经是千疮百孔,刚交到子婴手里就天下大乱了(子婴:能怪我咯)宋钦宗也是一样的命运,而像是金末帝完颜承麟就更倒霉了,蒙古大军都已经攻入国都,简单举行了登基仪式的完颜承麟就出城迎敌,结果战死了,前后才做了不到半天的皇帝。
可以说,亡国之君这个称呼对于完颜承麟来说太沉重了——完颜承麟:为什么要我承受这么沉重的称谓。
这种亡国之君,大多都是幼年君主以及那种割据政权的君王——前者不用解释,小孩子怎么能守住江山,而后者正应了天下分久必合的道理。
比如北齐幼主高恒、北周静帝宇文阐、后周恭帝柴宗训等,做皇帝的时候都还是个娃娃,宇文阐跟柴宗训丢皇位的时候才9岁,放在现在还在上小学——写个作业都费劲的年纪,你让他们来守住江山社稷?
而像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的大量末代君王,最终丢掉了皇位还是因为胳膊拧不过大腿啊,比如南唐后主李煜,除了非常有文采之外,他也算不上是个昏君。毕竟以江南区区之地,抵挡了北方多年也是相当不容易了。
其实历史上很多的亡国之君,都只是背负了这么个名号而已,朝代覆灭与他们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是没有关系。清朝灭亡的时候,宣统帝溥仪才六岁,溥仪三岁登基,做了三年的皇帝就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要说溥仪做皇帝的时候昏庸,这个锅实在太沉重了。
综上所述,亡国之君与昏庸并没有绝对的关联,不是所有亡国之君就一定是昏君的。
今天,有什么经验需要分享呢?
立即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