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和服,足登木屐,这样的装扮几乎已经成为印象中标准的日式打扮。数千年前起源于中原地区的木屐,如今在它的故乡几乎消失殆尽,然而在东海之外的日本,历经千年不仅传承了下来,还被日本人给发扬光大了。在日本,木屐不仅是一种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生活物件,而且也被赋予了很高的文化意义在其中。
日本人对木屐算得上的相当的真爱了,不仅平时经常穿着,尤其是搭配着和服,而且还被当成礼物用来送人,尤其在日本人的成人礼的时候。现在很多人看到木屐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日本人传的木鞋,木屐在日本文化中也可谓深入骨髓。
日本人为何这么青睐于木屐呢?
第一,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坚守传承;
第二,木屐对日本人的确有实用之处。
数千年前,中原开始出现了木屐,在古代的各种相关文献与诗词歌赋中,对于木屐的相关记载也很多。“脚踏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中,都有木屐的出现。也由此可见,木屐在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一种物件了,也相当重要。
木屐,顾名思义就是用木头制成的鞋子,若鞋面是由布帛制成,则称作“帛屐”。早期木屐的出现,是为了阴雨天气方便在泥泞土地上行走,也能够防止脚部被杂草之类划伤,隋唐之前尤其是在汉朝时代,木屐是当时装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屐传入日本之后,很快就受到了广泛的喜爱,也跟木屐诞生的初衷相关。日本列岛受到海洋的影响,大多数地区常年湿润,地气阴冷,如果脚部长期近距离贴近地面很容易感染疾病不利于健康,而且在古代,一般材料制成的鞋子非常容易腐坏,还是会伤到脚部。
木屐主要用木头跟蒲草制成,取材非常方便而且廉价,就算是寻常百姓也能轻易穿得起,而且木屐能够将脚部高高架起与地面隔开,减少沾染地面的潮湿之气,穿脱也更加方便,这些都使得木屐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隋唐时期开始,日本大规模学习模仿中原的各种文化制度,而这些文化逐渐本土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流传了下来。日本人向来对传统文化珍而重之,即便是近代大规模进行西化的同时,仍旧将和服、茶道、相扑等完整保留了下来。木屐作为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自然也被日本人留了下来,与和服相配,成为日式服饰文化的标志之一。
可以说,日本人对木屐,既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坚持传承,更是因为其的确具有诸多的实用性,所以能够在日本传承上千年兴盛至今。木屐,也算是诸多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传统文化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