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所谓明朝不能杀猪不吃猪肉这种说法,与唐朝不能吃鲤鱼一样,都只是一种误传而已。自古以来中原文化之中都有“避讳”的传统,但古人对了应对生活上的不便,也有的是办法。
古代奉行“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尤其是帝王,古人说话或者在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为了避开君主的名讳,通常都要改称呼。当然,避讳通常都是“讳名不讳姓”,避的都是君主的名字,而不避其姓氏。
明朝皇帝姓朱,朱与猪同音,所以如果说“杀猪”、“朱砂”之类的词汇当时是不允许的。因此明朝时期,将朱砂改名丹砂,而“猪”则改名为“彘”或者“豕”,这么一来就避开了在言语上冒犯帝王的可能。
明朝从太祖朱元璋时期开始,规制是皇家若有丧事,天下禁屠宰,按照《明会典》之中的记载,孝慈高皇后崩时,朝廷颁令京城之中禁止屠宰四十九日,而京城之外禁止三天。也从此开始,皇家有丧事禁屠就逐渐成为了规定。不过民间却出现了误传,逐渐产生了所谓明朝不准杀猪的说法,然而实际上,这是不存在的。
古代的避讳,通常都是避名而不用去讳姓氏,实际上明朝从建立之初,就没在乎这方面的问题,民间杀猪吃猪肉依旧,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也没受到多少影响。明朝诸多的皇帝们都没在这方面影响百姓,真正搞事情的只有一人,那就是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曾经正式下令,禁止民间畜养猪,也不准杀猪,曾一时之间明朝人普遍都不养猪。然而当初明武宗禁猪,并非因为其姓猪,而是因为其属猪。《明武宗实录》记载:“但当舟本命,既而又姓,虽然字异,实乃音同,况兼食之随生疾,宜当禁革,如若故违,本犯连并当房家小发遣极边卫。”这是明朝真正有禁止杀猪、养猪与吃猪肉的唯一明文记录。
其实古代的中国并不太吃猪肉,先秦与秦汉时期,不同等级的人群能够吃的食物也都完全不同,大牲的肉类只有天子贵族才能吃,平民最多也就吃些鸡鸭。而后来,牛肉因为用于农耕,历代普遍禁止屠宰,中国人主要吃的肉类是羊肉,而不是猪肉。宋朝宫廷每年吃的猪肉,还不到羊肉的零头。直到明朝时期,猪肉才正式兴盛起来,逐渐成为国人餐桌上的主要肉类。
从先秦时代开始,猪与牛羊宫共称为“太牢”,是祭祀必须要用的,由于明武宗的禁令,祭祀之时却找不到猪成为了非常重大的问题。所以武宗朱厚照的禁令颁布没多久,就遭到了普遍的反对,朝廷中反对声不绝于耳,而朱厚照鉴于实际,没多长时间就废除了禁令。所以,其实在明朝,“猪”与“朱”的称呼之间并没有多少事实上的冲突,没什么尴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