鳕鱼到底是怎么改变世界的?

在东方,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在西方依旧适用,鳕鱼,只是海洋之中一种非常普通寻常的鱼类,产量很大,但上千年前,谁也不会想到这种普通的海鱼,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改变了历史与世界。

中国人对于鳕鱼,其实没什么印象,在中国的传统菜谱里,海产鱼类本来就没什么位置,毕竟古代交通不便,加上保鲜技术不发达,除了沿海地区之外,中原腹地的人们甚少吃海产。然而在欧洲,情况完全相反,由于欧洲大多数国家靠海为生,对于渔业的依赖度也很高。

鳕鱼在欧洲的地位非同一般

海洋里的鱼类成千上万,但是除去味道差的、有毒不能吃的、数量太少的,能够成为渔业捕捞主体的鱼类也并没有那么多,而这其中,鳕鱼就是最重要的鱼种之一。

欧洲的维度比较高,气候常年都处于不温不火阴凉的状态,加上当时农业科技水平的低下,中世纪与之前的欧洲人,普遍存在饥饿,而且就算能吃饱,也吃不好。除少数贵族与有钱人可以吃到小麦做成的稍微精致些的面包之外,大多数欧洲人都只能吃用各种粗粮制成的黑面包。

有人觉得欧洲乳畜业发达,可以吃肉和奶制品,可惜这在当时也很困难,欧洲的确有大量的牛羊,但是由于屠宰技术等原因,欧洲的的肉类都有一股很重的腥味,直到今天依旧如此。而且由于匮乏香料,也没有其他有效保鲜技术,当时人们能够吃到的肉类大多都是风干肉,就算是盐也很珍贵,因为欧洲维度高,制盐并不容易。

大豆等豆科植物经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之后,成为了当时大多数穷人的主要蛋白质来源,但是这样的饮食状态,只能尽量饿不死,吃起来味同嚼蜡了无生趣。

受到宗教影响,中世纪的欧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斥着清规戒律,各种斋戒不能吃肉的日子,七七八八加起来有大半年,而在这些痛苦的日子里,能够摆到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只剩下鱼类,鱼类并不在斋戒禁食的名单之中。

由于保鲜技术很差,大多数食物当时都很容易腐坏,鱼类自然也是如此,除了沿海地区能够吃到新鲜的鱼类,大多数稍微内陆一些的地方,都只能吃到风干鱼和少数的咸鱼。

在所有的鱼里,鳕鱼算是非常特别的一种,因为鳕鱼的体内几乎没有脂肪,若是腌制比较得当的话,几乎是不会腐坏的,比起当时欧洲人更常吃,却多肥油容易腐坏的鲱鱼,鳕鱼更加容易储存也耐储存。到了最后,欧洲人斋戒的时期,鳕鱼干就成为了最重要的食品。

而且,鳕鱼虽然油脂含量极低,但是蛋白质含量却很高,做成鱼干之后浓缩的蛋白质也能达到80%以上。换句话来说,鳕鱼在一定程度上喂饱了中世纪的欧洲人。

新的鳕鱼产地改变了欧洲与美洲

原本在欧洲地区,鳕鱼的贩卖都掌握在西南欧洲的巴斯克人手中,其他族群并不知道鳕鱼从何而来,所以每到鳕鱼上市的时候,巴斯克人都能赚取大量利润,而其他族群只有眼红的份儿,却没有什么办法。

直到新航路开辟之后,航海家卡波特在寻常西北航道的时候无意中抵达了北美东部,发现了纽芬兰岛水域的巨型渔场,也就是后来的纽芬兰渔场。根据当时的记载,纽芬兰渔场的鳕鱼多到看不到什么海水,踩着鱼背都能走到岸上,虽然夸张,但纽芬兰渔场的确有丰富鳕鱼资源肯定是真的。

很难想象的是,在当时的欧洲人眼里,纽芬兰渔场的鳕鱼资源,比起西班牙人掌握的银矿更加具有价值,纽芬兰渔场发现之后,英格兰、法国等国的捕鱼船蜂拥而至,纽芬兰渔场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渔场,而这也直接带动了北美的繁荣

为了捕捞鳕鱼,大量欧洲人前往北美捞金,在纽芬兰与稍远些的今美国东北建立起据点,逐渐形成了殖民地,而北美的鳕鱼资源不仅喂饱了更多的欧洲人,同时创造了极其丰厚的利润,而欧洲也得以有足够的实力继续进行海外开拓。

当时大量的欧洲移民前往北美,包括了各行各业,最终这些在北美建立的社区,渐渐形成了村落与城镇。移民们不断深入大陆的内部寻找更加肥沃的土地,早就了北美早期的一大批名城。

另外,当时在加勒比的安第斯群岛,种植园经济蓬勃兴起,而为数众多的奴隶需要消耗巨量的口粮才能干活,可奴隶主并不愿意浪费土地来种粮食,所以鳕鱼干就成了主要的替代品。如此,鳕鱼干在当时就成为了一种极其重要的商品,甚至在美国发型的早期硬币上,都带有鳕鱼的图案,滚滚而来的利润,极大推动了北美与欧洲的繁荣。

鳕鱼也是引发美国脱离英国的诱因之一

英国崛起之后,颁布了《贸易与航海法案》,规定所有英属殖民地的人必须向英国贩卖他们的货物,并从英国购买他们所需要的货物。然而当时,北美的人们习惯将鳕鱼干运到非洲换取奴隶,在把奴隶运输到加勒比的种植园工作,再把当地出产的甘蔗浆与蔗糖运回北美加工酿酒,而这也是英属北美成为大西洋地区重要贸易中心的关键

英国的做法毫无疑问是在妨碍英属北美的发展,之后,英国又颁布《糖蜜法案》禁止英属北美从非英属加勒比海进口糖蜜,希望打压英属北美的鳕鱼贸易和酿酒工业,结果这下子,加剧了英属北美民众的怒火。

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的时候,被人们倾倒进海里的,除了茶叶,还有大量的鳕鱼干,之后没多久,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而随着美国的诞生,以及数百年的过度捕捞,北美纽芬兰渔场的渔业资源骤减,到了19世纪前后几乎已经没什么鱼可以捕捞,成为了世界四大渔场里最有名无实的一个,欧洲人在北美维持了数百年的捕鱼业逐渐没落,被迫转移。

鳕鱼引发的战争,改变了世界的海洋规则

北美鳕鱼渔场没落之后,欧洲人的主要鳕鱼捕捞基地转移到了冰岛与格陵兰海域,冰岛在近代长期属于丹麦王国与挪威,由于当地土地贫瘠也没有其他的资源,渔业收入就构成了冰岛人最主要的经济支柱,说夸张些,冰岛海域的鱼类关乎冰岛的生死,而冰岛海域的渔业资源中,鳕鱼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为了保护自家的渔业资源,冰岛在1958年宣布12海里的领海范围,结果引发了与英国之间的对立,之后就发生了著名的“鳕鱼战争”。

说是说战争,但这场鳕鱼战争充满戏剧性,因为面对强大的英国人,冰岛派出的警卫队一共就7条船,而且迎战的全都是警察和渔民,双方打来打去硬是僵持了两年半的时间,其实也没什么伤亡,主要就是在冰岛人的干扰之下,英国渔船根本就捞不到鱼,最终主动退出。

鳕鱼战争结束后,北约等为防止冰岛投向当时的苏联,1961年英国承认了冰岛12海里的领海,而十年后冰岛得寸进尺,要求变成了50海里,有一次引发了过家家战争,结果又是以冰岛的成功而高中,1975年,第三次鳕鱼战争爆发,因为这次冰岛把要求提高到了200海里,而当时搅和进去的除了英国冰岛,还有西德等国。

由于欧洲当时夹在苏美之间,为了求存正在抱团,所以也没真的怎么打,欧洲各国希望英国改吃比目鱼,不吃鳕鱼也是可以的,结果固守传统的英国人就是不肯,结果欧洲各国纷纷觉得英国人不以大局着想,纷纷冷眼旁观,而陷入孤立的英国,只能无奈接受了冰岛的要求。

之后,冰岛要求的200海里海洋界限,被定义为专属经济区,1976年后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承认,还被写进了联合国海洋公约而可能谁也没想到,引发这些的源头,只是小小的鳕鱼。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