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亚洲继日本之后第二个进行汽车制造的国家,也是全球第五大汽车生产国与第四大汽车销售市场,然而尴尬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即便是将已被塔塔收购的路虎、捷豹算在内,印度汽车的出口量在全球汽车出口市场的比重,也还没到0.2%,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汽车工业发展非常早,基础相当好虽然当年英国的殖民统治,从印度掠走了大量的财富,给印度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然而客观来说,英国人也极大促进了印度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比如在英国人的无心插柳之下,印度成为了亚洲最早拥有铁路与铁路网的国家,印度刚刚建立时所拥有的铁路里程,我国直到80年代末的时候才勉强达到。
此外,英国人临走前,给印度留下了当时在亚洲规模最大基础最好的工业体系,从硬件条件方面来说,印度当年发展工业的基础要比其他国家好很多。
不仅如此,印度本身拥有非常丰富的铁矿资源,靠近中东这个世界石油宝库,从大多数方面来说,印度要发展汽车工业都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美苏争霸的时候,印度是全球罕见的能够一手拿卢布又能一手拿美元的国家。
虽然底子厚,但发展相当慢的印度汽车产业印度面积大约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5亿,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当不错,然而印度的工业发展程度并不怎么样,按照总值来计算,印度目前每年的制造业增加值,竟然还比不上资源匮乏而且人口仅5000多万的韩国。
由于印度本身的工业水准就不高,主要以各种轻工业为主,汽车工业在印度工业经济当中所占据的比重,也就非常低了。
去过印度的小伙伴就会清楚,印度的街头大多都是日本铃木汽车,其次是现代。虽然印度的汽车工业发展非常早,目前有的汽车品牌也不在少数,可直到今天,印度汽车工业主要还集中在小型车、微型车的生产领域,竞争力很差。
独树一帜的“印度式汽车合资”通常来说,在国际上跨国进行汽车企业收购与合资建立车企生产的模式非常普遍,而一般的话双方的股比也是对半,在技术、资源等置换领域也比较平等,然而印度发展汽车产业,也大规模进行收购与合资,但是印度的收购合资方式却有些另类。
近些年,印度与大众、丰田、本田等国际著名车企之间都有过合资合作,然而印度方面往往不会进行技术交流之类,其运作模式几乎都是纯粹印度出钱让外国车企来印度建厂生产。
虽然这么做也有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印度国内出产的汽车价格都非常低,基本能够满足自身需求,但不好的是,长久以来印度为发展汽车业与外资合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其本身的汽车产业却基本没有什么实质发展。
印度汽车仍旧处于小微车阶段从现在印度汽车市场销售的各种车型来看,印度市场的消费主力仍旧是面包车之类的小微车,印度十大畅销车型,清一色都是日本铃木、韩国现代、日本本田等品牌出产的入门级车型,这些车型在印度意外的国际市场几乎都难觅踪迹,在印度却畅销不衰。
虽然印度的汽车产量巨大,但印度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极其罕见,除了名义上属于印度塔塔的路虎与捷豹之外,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印度汽车,主要以三轮车、农用机车之类为主,而印度汽车的主要销售地,是非洲的少数地区。
印度汽车工业的薄弱,也是工业整体实力欠缺的缩影汽车工业想要强大并非易事,世界上所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都拥有相当强悍的工业整体实力。日本、德国与美国自不必说,即便是韩国,其制造业增加值位居全球第六位,也并非是个工业小国,反而相当强悍,相比之下,在二战之后选择去工业化的英国,其汽车工业也随之不断萎缩,甚至将路虎与捷豹这两大品牌卖给了印度。
换言之,汽车工业想要强大,就必须要有其他工业的强盛,然而印度工业生产规模与水平,都依旧相当滞后,引以为傲的仿药业,七成以上的关键原料都要从华进口,作为工业支柱的纺织业,其纺织机械大多来自中国、日本与韩国。正因为印度大多数基础工业的长期发展滞后,使得印度汽车工业虽然起步早基础好,却仍旧发展得令人唏嘘。
整体来说,印度的汽车工业规模在国际上来说并不算小,但是考虑到印度毕竟是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度,汽车工业规模较大也属于正常,然而印度的汽车工业无论是从产量、销量与出口量方面来说,不仅与日本德国等传统汽车产业大国相去甚远,即便与韩国等相比,也有相当大的一段差距,即便与华相比,印度汽车出口量也仅为我国的一个零头。
粗略算一算,印度的各类汽车品牌也有二十多个,此外还有诸多的合资品牌与收购品牌,然而在国际上几乎听不到印度汽车的名字,虽然塔塔汽车名声在外,但事实上出了印度本土,塔塔汽车也几乎没有国际市场。印度的汽车工业并不发达,不仅是与汽车工业强国比不了,即便与我们比,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