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牛皇叔”朱瞻墡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明宣宗即将驾崩的时候,前朝与宫中有一种传闻,说继承皇位的并非宣宗的子嗣,而是由襄王朱瞻墡继承大统,不过最后张太后拍板,宣宗之子朱祁镇登基为新君。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朱瞻墡,一生三次卷入皇位继承风波,但因其识时务知进退,每每都安然无恙。

朱瞻墡是仁宗朱高炽的第五个儿子,也是仁宗正宫张氏所生嫡三子,宣宗朱瞻基的亲弟弟,仁宗的几个儿子里,性格最像仁宗的并非嫡长子朱瞻基,而是朱瞻墡。

《明史》记载:襄王朱瞻墡,庄警有令誉。

仁宗登基后,朱瞻基成为皇太子,而仁宗膝下诸子也被册封为王,朱瞻墡先是被封为湘王,后徙封襄王,宣宗朝,对于这个老实乖顺的亲弟弟,宣宗皇帝也是格外优待,所以朱瞻墡当时也是极其显赫,但或许是性格所致,也可能是生在皇家不得不谨慎,朱瞻墡自始至终都恪守为人臣的本分,颇得母亲张太后与哥哥明宣宗的赞赏。

初次卷入皇位风波

明仁宗时,南京时常发生地震,所以仁宗让太子朱瞻基镇守南京,结果仁宗突然驾崩,太子在南京无法及时赶回,仁宗的发妻张皇后就让自己另外两个儿子暂时监国。

而到了宣宗时期,宣宗朱瞻基与其父亲一样,都不是长寿的,还没到四十岁就英年早逝,而皇太子朱祁镇当时也才八九岁,所以宫中有传言,可能继承皇位的是宣宗的胞弟襄王朱瞻墡,那时的朱瞻墡三十出头,正是大好年纪。

不过最终张太后拉着朱祁镇的手,在朝堂上宣布其继位,才破了流言。

对于此事,在清朝的《宸垣识略》中有一种另类的说法,那就是当时的张太后本来的确打算传位朱瞻墡。明朝有“金符制度”,亲王都拥有各自的金符,存放在宫中的尚宝司,亲王前往封地就藩的时候需要携带金符,之后交回,而亲王奉诏入京,也要由皇帝先派使者送去金符。

宣宗驾崩的时候,张太后曾令人取来襄王的金符,与几位内阁大学士商议,但朝臣们反对,所以最终还是决定让朱祁镇继位,而襄王的金符也就留在了后宫的暖阁。

再次卷入皇位风波

如果说宣宗登基的时候,朱瞻墡与皇位无缘,还是因为张太后等人缘故,其本身并不知情,那么英宗时期他第二次卷入皇位纷争,就是另一码事了。

正统十四年,不顾群臣反对的英宗执意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大败,将永乐以来的明朝三大营精锐赔了个精光,自己也被瓦剌所俘,瓦剌打军趁势南下直逼京师。

《明史》:英宗北狩,诸王中朱瞻墡最长且贤,众望颇属,孙太后命取襄国金符入宫,终不果召。朱瞻墡上疏请立皇长子,令郕王监国。

危机关头,宣宗的皇后孙氏下令让人带着襄王的金符召朱瞻墡入宫,但却被朱瞻墡给拒绝了,不仅如此,朱瞻墡还上疏请提前立皇长子朱见深为储君,让郕王朱祁钰监国,不过朱瞻墡的上疏还没到京城,孙太后已经这么做了。

第三次卷入皇位风波

朱祁镇被瓦剌放回来之后,原本监国的朱祁钰已经登上皇位,并且因为朱祁钰曾有了自己的亲儿子废掉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回朝的朱祁镇虽被尊为太上皇,却被幽禁南宫之中。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而其膝下唯一的皇子朱见济早早就夭折了,皇位的继承再次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当时的朝臣们,一直在考虑到底是拥立朱祁镇复位,还是迎立襄王朱瞻墡的世子朱祁镛,虽然皇位本来就是朱祁镇的,但这个皇帝实在不靠谱,而襄王朱瞻墡的儿子朱祁镛与其父亲性格相近,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

不过还没来得及让朱瞻墡考虑,石亨等人已拥立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夺回了皇位。

但朱瞻墡的危机还没解决,虽然他从没有做皇帝的意思,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终究曾有人确实要拥立过他,加上石亨等人的构陷,使得朱祁镇相当疑心朱瞻墡。

然而之后,朱祁镇看到了当年朱瞻墡拒绝入宫继位,还拥立朱见深的上疏,另外英宗被朱祁钰幽禁期间,朱瞻墡还上疏,希望朱祁钰善待英宗,如此,朱祁镇对朱瞻墡的态度逆转。

在明朝皇室之中,朱瞻墡算是个相当的另类存在

明朝皇帝普遍短寿,四十不到就驾崩的一批又一批,朱瞻墡这个亲王却安享富贵长寿,活到了73岁,生于永乐年间,直到明宪宗成化年间才薨逝。

明朝前期,宗室诸王恋栈皇位者比比皆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朱棣的儿子朱高燧、朱高炽接连反叛染指储君之位,监国的朱祁钰不肯归还皇位,如此种种,然而朱瞻墡,就算面对天上掉下来的皇位,仍旧没有动摇。

朱瞻墡性格沉稳,在仁宗、宣宗两朝都很得恩宠,英宗登基后,朱瞻墡的地位依旧稳如磐石,英宗皇帝与后来的宪宗皇帝,对朱瞻墡都礼遇有加,非常敬重。朱瞻墡能有如此待遇,是因为他知道进退,知道恪守本分,或许是其性格使然,也或许是他见多了皇族内争中失败者的凄凉,让他不愿去冒险。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