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虽然小,黄河的输沙量虽然很大,但黄河想要填平渤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渤海历经上亿年都没被填平过至少在1.6亿年前,华北地区的根基,就因为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剧烈活动而受到了破坏不断崩解,包括如今的太行山以东,包括中原、华北、辽东与整个渤海在内的地区,都开始不断沉降,并且孕育出了环渤海湾盆地,与此同时,太行山、泰山与燕山等地不断上升,逐渐形成了高大山脉与连绵的丘陵。
大约370万年前,渤海所在的地方成为华北沉降最快的地区,由于周围河流的涌入,最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也就是古渤海湖,而这个湖的东边,就是胶辽陆桥,也就是说,那时候的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其实是联在一起的。
直到30万到26万年前,黄海之水才冲破胶辽陆桥,使得古渤海湖逐渐从一个大型淡水湖转变成了一个内陆海。胶辽陆桥之上,一些比较高耸的山头,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庙岛群岛。
从古渤海湖到后来的渤海,经过了亿万年的光阴,然而在这么漫长的岁月之中,渤海都并没有能够将其填平,大约在1.9万年前的末次冰期,全球海平面下降了120米,渤海这才变成了陆地,大量原本注入渤海的河流,当时却在如今的济州岛地区流入大海。
大约1.2万年前,末次冰期结束,全球海平面迅速回升,大约七千年前,渤海不断扩大,海水直接倒灌到了沧州、滨州一带,称作“黄骅海侵事件”。
黄河改变渤海的岁月并不算长直到现在,黄河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冲破三门峡,东流涌入渤海一直都还在争论,但无论黄河什么时候第一次涌入渤海,它携带的泥沙都从没填平过渤海。
相较于后来的黄河,古代的黄河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泥沙,虽然有句话叫“跳进黄河洗不清”,然而在更古代的时候,黄河还叫做“河水”的时候,是一条相当清澈的河流,甚至直到孔子生活的时代,黄河仍旧被赞美是“美哉水”,其水色被形容是银白。
春秋晚期,黄河流域的文明迅速兴起,华北、关中、三晋等地,大量草原、森林都受到了巨大的破坏,水土流失的不断上升,使得河水开始变成黄河,黄河携带的泥沙量迅速上升。1855年黄河改道重入渤海,此后百年,黄河三角洲向渤海推进了五十多千米。
正因为黄河惊人的输沙量,造就了全球最大的地上悬河,也堆积出了全球推进速度最快的大型三角洲,也因此有学者预算,如果黄河按照每年15亿吨的搬运速度向渤海输入泥沙,大约500年,就能够将整个渤海填平。
黄河不可能填平渤海渤海毕竟是个半封闭的内陆海,而且面积很小容积也不大,所以很多人认为,黄河再这么携带泥沙填下去,终究会有一天会将渤海填平,然而实际上,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
原因也非常简单,渤海不会任凭黄河填塞泥沙:
说的简单点,渤海并不会一直静止不动,等着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填塞自己的地盘,渤海的容积一直都在不断变大,只不过肉眼很难察觉而已。
不断变清的黄河,更难填平渤海虽然如今的黄河三角洲每年仍旧在向渤海推进,但是其速度明显出现了下降,从上世纪中期至今,黄河的输沙量开始出现断崖式降低,潼关、花园口与利津三地监测的输沙量,平均都减少了九成以上。
1998年,黄河三角洲的面积达到3061平方公里的峰值之后,黄河三角洲的固定面积甚至开始出现逐年萎缩,每年被渤海的浪花潮汐侵蚀掉的面积,平均达到了2.53平方公里,每年黄河新造的大多数陆地,都属于季节性现象,维持不了多久。
黄河泥沙含量大幅减少,来自于流域之内生态环境的大幅改善,还有数十年来对于黄河的综合治理,已经出现了明显成效,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沿岸的水土流失,而多年来黄河流域大规模退耕退牧,植被覆盖率急速上升,都让黄河有了重新变成“河水”的希望。
过去了几千年,黄河的输沙量重新回到了起点,现在黄河每年的输沙量,已经只有长江或者珠江的一个零头,黄河三角洲的变化,也已经从以前的向海洋推进,变成了如今不断被海水侵蚀,黄河汛期堆积的陆地,很快就被海水冲散。
一方面,黄河不断在变清澈,输沙量连年递减,一方面,渤海仍旧在不断下沉,容积也在不断扩大,如此状态之下,黄河想要填平渤海是不可能的。
至于渤海方面,地质历史证明,天然状态下的黄河根本就没有填平渤海的能力,渤海最终的命运主要取决于板块运动与全球海平面升降方面,甚至相对与黄河填平渤海这个设想,渤海最终海水不断侵入内陆,引起大面积盐碱化的可能性要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