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敬暴亡后,贾母为什么那么痛苦?

贾家最出色的第三代贾敬的死,让贾母仿佛看到了日后贾家的结局,怎能不哭。

在原著之中,宁国府主要发生的大事就三件,一场祭奠与两场葬礼,都与“亡”息息相关,第六十三回贾敬的大葬,基本就代表着整个宁国府的彻底消散,而一向稳重的贾母,在贾敬的丧仪之上痛哭不已,完全不似平日。

《红楼梦》前八十回,明写了贾母的三次哭:

  • 第一次是林黛玉入贾府,贾母痛哭女儿的离世,对外孙女的到来喜极而泣;
  • 第三次是贾府逐渐衰落,中秋之夜贾母痛苦,觉得贾家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 第二次,就是在贾敬去世的时候

原著:

他父子一边一个挽了贾母,走至灵前,又有贾珍贾蓉跪着扑入贾母怀中痛苦。贾母暮年人,见此光景,亦搂了贾珍贾蓉等痛哭不已。贾赦贾琏在旁苦劝,方略略止住,又转至灵右,见了尤氏婆媳,不免又相持大痛一场。

哭毕,众人方上前一一请安问好,贾珍因贾母才回家来,未得歇息,坐在此间,看着未免要伤心,遂再三求贾母回家,王夫人等亦再三相劝,贾母不得已,方回来了,果然年迈的人禁不住风霜伤感,至夜间便觉头闷目酸,鼻塞声重,又过了数日,乃贾敬送殡之期,贾母犹未大愈,遂留宝玉在家侍奉。

贾敬离世之后,贾母等人前来尽丧仪,贾母哭得悲伤欲绝,对贾敬的死表现得极其伤心难过,而大哭痛哭之下,使得年迈的贾母禁不住伤感,半夜里就开始浑身不舒服,鼻塞声重,直到贾敬出殡的时候,其病情也都没有好转。

奇怪的是,虽然是亲戚,但是整个《红楼梦》里,贾母与贾敬几乎都没有任何的交集,二人从来没有任何的互动来往,说难听点,根本就是老死不相往来,可贾敬去世后,贾母超乎寻常的伤心样子,根本就像是死了个与其关系来往极其亲厚的至亲一般。

所有的事情,都要从“好事终”的判词说起。曹雪芹在“好事终”的判词里,指出了宁国府的乌烟瘴气,普遍认为,宁国府的没落,与贾敬密切相关。

贾敬是个怎样的人呢?

原著写道: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

宁国公离世之前,将宁国府的管家权交给了贾敬,而贾敬原本是贾府第三代中最有出息的读书人,凭着真才实学考了进士,与他同辈的贾赦、贾政等,功名都不如他。

按理来说,贾敬本来该好好打理宁国府,可他却在惜春的母亲离世后,抛却红尘当起了道士,而这其实也非常奇怪。

林黛玉初入贾府,提及贾敬的女儿惜春,当时的黛玉在贾府见到了与其平辈的贾府三位小姐:贾赦的女儿迎春,贾政的女儿探春,还有贾敬的女儿惜春,前两个都是贾母的嫡亲孙女,唯独惜春并非贾母的亲孙女,他是贾敬之女,贾珍之妹。

费解的是,惜春虽然不是贾母的亲孙女,却从宁国府搬到了荣国府,与迎春、探春同住。

或许,贾敬远离红尘,在玄真观修行,而惜春的母亲早早过世,贾母作为家族长辈,出于同情将年幼而且孤苦伶仃的惜春,当成自家孙女看待,所以接她到了荣国府。一来,三春在一起热闹且相互可以照应;二来,也能让贾敬了无牵挂安心出家。

可实际上,未必这么简单,因为惜春可能也是贾母的亲孙女。

贾母亲子贾赦是个好S之人,贾敬的夫人可能与小叔子贾赦有染,因此怀了惜春。

焦大:哪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焦大“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句话大有深意,作为贾母的同辈人,焦大也是宁国府的救命恩人与老前辈,对宁国府里的那些事,没有比其更清楚的人,他这句话最合理的解释,莫过于就是指贾珍的母亲与贾敬的堂弟,也就是贾赦有染。

如此,所有的一切就都能解释清楚,贾敬的妻子生下惜春后,选择自我了断,而贾敬也因为无法忍受而出家,贾敬出家前,将前因后果都告诉了贾母,所以,贾母将年幼的惜春当成了自己的嫡亲孙女,接到荣国府生活。

与其说贾母是在呵护惜春,不如说是对惜春的一种补偿。而贾母也对自己的儿子做出如此不堪之事觉得非常厌恶与羞辱,所以搬去与小儿子贾政住在一起。

虽然贾敬与贾母在《红楼梦》中并没有什么来往,但是贾母在嫁到贾府前后,却也是看着贾敬长大的长辈,贾敬从小聪明绝顶,必然也受到贾母的喜爱,然而之后,事情的发展却出现了巨大的转折,贾家到了第三代,已经出现后继无力的种种迹象,贾母的亲子,贾赦不成才,贾政虽爱读书却又没什么出息,贾敬其实也就曾是贾家最出色的第三代。

贾母与王熙凤不同,她是贾家最鼎盛时代的家长,她对贾敬的期待,与其对整个贾家的期待其实都是一样的,然而贾敬却并没有将兴盛家族当回事,也正因如此,贾母与贾敬之间的感情越是亲厚,也越是痛心。

贾敬之死,贾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在所难免,而且,贾敬原本作为贾家的希望,可最终并没有扭转贾家败落的命运,再想着自己教子无方,害了贾敬与惜春的一生,所有的一切全都涌上心头,贾母难免悲从中来痛哭不已无法自持。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