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以南怎么取暖?日本是没有集中供暖的,他们又是怎么取暖的?

北方靠暖气,南方靠一身正气。北方各地陆续集中供暖时,没集中供暖的南方各地,因为情况不同,取暖方式也各不一样,有的地方靠私家暖气,有的地方靠空调,有的地方靠火桶,而日本也没有集中供暖,他们的过冬方式与我国南方类似。

其实不集中供暖的南方有些地区,比北方更冷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基本将我国分成北方与南方,印象中,似乎南方比较温暖,即便是冬天也不会太冷,然而情况其实恰恰相反,岭南等地尚可,以江南为典型的长江流域,其实冬天身体能感受到的冷,比北方更加猛烈。

中国是个四季分明的国家,除了青藏高原与南方沿海等少数地区,大多数地方其实都是夏天很热冬天很冷,南方的尴尬在于,相对于北方的干冷,南方的冷是因为湿度与刮风所导致的,特别是长江流域,冬天漫长湿度还大,还经常下雨,使得更加阴冷。

气象学上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觉到的温度就要再下降1℃以上,所以,上海的零度,要比北方的零下十几度,人体感觉到的,可能还是上海要冷一些。

南方人用意志力抗寒,已经两千年了

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岁寒。

从冬至开始,人们将九天作为一个单元,连续数九个九天,第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离去了,为了度过数九寒天,数千年前的楚人,就已经开始无所不用其极了。

千百年来,南方人一直进行着自我安慰:两千多年都挨过来了,从祖上就体质耐寒,冻着就冻着吧。早在19世纪末,欧洲意大利的贵族就开始食用最原始的暖气片进行取暖,然而两个世纪过去,南方地区的人们还在与寒冷的冬天抗争。

上世纪中期,最流行的取暖方式是烧蜂窝煤,但这不仅污染而且不安全,随着西方国家暖气片与集中供暖模式的出现,我国也开始引进,不过因为能源紧张,并非所有地区都进行了供暖基础设施的建设。

当时的供暖区域,完全是按照苏方的经验:室外温度5℃以下可定义为冬天。

因此,只有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子多于90天的地区,才可以被定义为供暖地区,长江流域这样的天数往往在50天上下。

虽然在气候上的温度,南方要比北方温度好像要高一些,但并不代表人体在南方感受到的温度就比北方暖和,用当下的话来说,北方的冷属于物理攻击,多穿点就好,南方的冷属于魔法攻击,多再多也没用,有时候甚至可能穿多了,一旦运动出了汗形成了湿气,结果一停下来,会感觉加倍地湿冷。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的富裕,没有集中供暖的南方地区,也开始为了过冬,使用各种办法,堪称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南方各地的取暖方法,并不一样

为了取暖,南方人可以说想了很多的办法,抖腿、吃辣这些也就算了,使用各种电器目前算是一种比较主流的取暖方法,比如空调和地暖。

目前,南方不少富裕的家庭,在装潢的时候都会选择铺设地暖,最终达到的效果与北方的供暖其实也相差无几,仿佛全家都在一个热炕头上,不过也有个很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地暖修理起来不方便,而且花销不菲。

而吹空调虽然也能取暖,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干燥的问题,暖气中飘散出来的多半热空气还都在空中飘着,不管暖气开得多足,腿部和脚部就是很难暖和。

除了地暖与空调之外,南方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取暖神器。

像是热水袋、暖宝宝、暖气扇、电热毯之类的传统操作,南方还出现了踢脚线取暖器、暖风机、电热水龙头等等,各种新式的取暖装备。

在皖南与江西、浙江等古代受徽州文化影响的区域,有一种“火桶”,其实就是一种巨大的木桶,下方搁置烧好的炭火,盖上灰烬保持温度,再加上厚厚的铁网,人可以把腿放进去或者整个坐进去,也会感觉非常暖和。现代已经有插电使用的电火桶,可以调节温度也更加安全环保,在皖南、浙江等地还是非常常见的。

日本人取暖,与南方相似

虽然日本是个发达国家,但是日本也没有集中供暖:

  • 一来,日本本身的能源非常匮乏,几乎全都需要进口;
  • 二来,日本大多数家庭都是木质结构的一户建,保暖性很差;
  • 三来,日本的城市化建设非常早,且土地私有,想要重新架设供暖管网成本巨大。

日本的主要人口城市聚集地位于濑户内海沿岸与太平洋沿岸,气候与我国南方类似,但是受到海洋影响更大一些,日本的冬天同样寒冷,由于没有集中供暖,日本绝大多数的地区使用的都是电力供暖,也就是开空调。

不过,普通的日本家庭并不会在家经常用空调,主要还是公共场合,居家的时候,通常使用的是被炉暖桌与可以加热的地毯,类似于茶几上加了取暖器与被子,在日剧与动漫之中也经常能够看得到。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