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是长安所在关中平原的东部门户,古代被称作“百二重关”,意思就是两个人守着这里,能挡得住关外上百人的进攻,潼关之险,与被称作“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不相上下。
首先看看潼关到底在哪里。
黄河从内蒙古的托克托从北向南之后,就成为山西与陕西两省的分界,而这一段的黄河在陕、晋、豫三省交界之处突然变成自西向东,而潼关就位于黄河的这个急转弯之处。
站在古潼关门前方,顺着渭河向西就是长安,顺着黄河干流向东就是中原腹地河南,往北度过风陵渡便是山西,素有“鸡鸣三省”之说。
此外,潼关所在地的地势地形也非常特殊,向西是一马平川的渭河平原,而长安与潼关之间的肥沃平原地带自古就无险可守,这就是说一旦潼关被破,那长安也就很难守得住。
潼关之名,最早出现于东汉末年,此前潼关通常被称作桃林塞。
战国时代,占据关中的秦国积极东出崤山与函谷关,欲争雄中原,而当时的函谷关位于如今河南灵宝东北部,秦国固守函谷关天险,多次击溃六国进攻,并笑到最后。
汉朝建立后,函谷关逐渐东移到河南洛阳新安之东,而东汉定都洛阳以后,函谷关距离洛阳实在太近,一旦敌人自西而来,函谷关被破,连个缓冲都没有。
东汉尾期天下征伐不断,汉献帝建安年间,在潼关县港口镇杨家庄、城北村一带正式设立建造了潼关,潼关之名由此开始。
《水经注》记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翻开地图,就知道潼关到底有多么险要。
最初建成的潼关建立在麟趾原上,东起远望沟,西至禁沟,东西两面临沟,北边是波涛滚滚的黄河,南部是高耸的秦岭山脉,禁沟潼河交汇处,还有十二连城与其相连。
潼关城凭险而建,与北边的黄河、南方的秦岭这些天然屏障,构成了一道极其坚固的防御体系,扼守着关中与中原之间的交通要冲。
虽然也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但不管是从山西北边渡过黄河,还是从南阳盆地过武关入关中,不仅绕远路而且不好走,要大规模进军关中,潼关是绕不过去的。
曹操明知潼关难攻,依旧冒险一搏。
汉献帝十六年,马超屯兵十万在潼关,想借此守据整个关中。
就在刘备耍尽花招准备夺取益州之地之前,曹操亲率大军争夺潼关,但之后就发生了《三国演义》中的名场面,即“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
潼关之外就是中原,马超屯兵潼关,也有出潼关争天下的意思,而曹操的统治核心就在中原地区,洛阳与许都距离潼关都不远,一旦关西兵出了潼关,曹操难以承受。
演义中的故事虽然有所夸张,但基本上属于事实,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也提到曹操险死在了潼关,即便如此冒险,曹操也要去争,潼关的意义可想而知。
潼关的天险,是由黄巷坂、禁沟、秦岭与黄河一起构成的。
黄巷坂:地处潼关东部的黄巷坂全长五里,是函谷关东来之路上唯一通道,其南部是陡峭的秦岭,北部是黄河,这条孤道是潼关东边的第一个天然屏障。
禁沟:自潼关城南有禁沟,直通秦岭,与武关相连,有数条深达数十米数百米的深沟,皆南北纵向,与潼关城构成南北一线,成为潼关的又一屏障。
黄河:黄河在此转折向东,洛水与渭水在此汇聚入黄河,而黄河也紧切潼关城流淌,无途可通形成天堑,斩断北来道路。
秦岭:潼关南部的秦岭山脉有峒峪口、善车峪口、太峪口等诸多峪口作为天然要塞,不仅地势险要而且道路错综复杂。
除了天险,还有诸多人为设置的关城。
南面的秦岭直通禁沟,为防止有人穿越秦岭,所以秦岭北部山脚下的潼关地界,自东向西还有西峪关、善车关、太峪关、水门关等一系列关卡,与潼关浑然一体。
为防守禁沟,自古设十二连城在禁沟周围,既可以设防禁沟东西两侧,也可以设防南部秦岭诸峪通向禁沟的通道,这些联防体均有驻军。
关城的主体建在深山沟壑中,为城池提供了屏障,且扼守秦岭黄河之间的狭长谷地,南城墙可以抵御秦岭方向的进攻,北城墙可以抵御黄河方向的水军,还能拱卫河边的大道。
潼关整体上的建设,可以说就是“依山筑关、傍水建城”,再加上众多的城门城楼与水关的辅助等,最大程度满足了当时的防御需求。
潼关与山海关齐名,但历史要更加悠久。
清朝时期,康熙帝与乾隆帝都称潼关是“天下第一城”、“第一关”。
《山海关志》记载: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
换言之,潼关在古代的地位与后来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而说起历史底蕴的话,潼关远远超过山海关。
对古代任何定都关中与中原的王朝来说,潼关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诗,并非只是抒发情怀而已,潼关之重可见一斑。
两千年里,发生在潼关周围的战事数不胜数,然而真正强势攻破潼关的例子却很少,只要不是彻底没救的王朝,凭险挫败来犯并非难事,潼关“第一关”之名,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