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堡在圣彼得堡的北部,圣彼得堡的西边就是波罗的海芬兰湾。
苏联当年夺下维堡,就是为了圣彼得堡的安全,让维堡充当圣彼得堡门户角色。
有人说,俄罗斯就两座城市,一座莫斯科,一座圣彼得堡,虽然夸张了些,但从重要性方面来说的话,的确没有其他城市能与这两座城市相比。
原本,俄国的首都一直都在莫斯科,直到彼得大帝时期,随着海洋的重要性愈发突显,俄国开始不断寻找出海口,并且不断强化自身的海洋力量。
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河口的兔子岛建立“彼得保罗要塞”,以抵御当时雄踞东北欧的瑞典帝国,之后随着瑞典没落,俄国崛起,在波罗的海正式获得了出海口。
原本的彼得保罗要塞变成了正式的城市,改名圣彼得堡,并且在1712年成为了俄国新都,此后延续了两百多年。
俄国新都圣彼得堡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相对于旧都莫斯科,圣彼得堡非常不安全。
莫斯科身居内陆之中,比较安全,外界势力想要进攻莫斯科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圣彼得堡就完全不同了,定都于此,无异于“天子守国门”。
圣彼得堡东边与南边是俄国自家的地盘,但北边就是芬兰,而西边紧挨着芬兰湾,很容易遭到来自于海上的攻击。
历代的沙皇自然也都非常清楚圣彼得堡易攻难守,因此派遣重兵进行把守,在西边的科特林岛上兴建了海军基地要塞喀琅施塔得。
彼得大帝在定都圣彼得堡时,在北部选中的堡垒城市就是维堡。
事实上,维堡是瑞典人在1293年兴建的,其位于圣彼得堡北部,扼守着圣彼得堡北部的枢纽位置,1710年彼得大帝就派兵夺下维堡,将其作为圣彼得堡的门户。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俄国对于维堡也还没那么重视,因为芬兰战争以后,瑞典战败,将芬兰让给了俄国,一个世纪的岁月里,沙皇兼任着芬兰大公。
维堡对于圣彼得堡来说,就像威海对于京畿之地一样。
那时别说维堡,就是整个芬兰都是俄国的地盘,维堡的门户地位与重要性自然就差了许多。
然而时移世易,十月革命之后,芬兰与拉脱维亚等都脱离了俄国,整个芬兰湾的所有权随即完全消失,圣彼得堡的屏障,只剩下了涅瓦河口上的科特林岛而已。
原本,圣彼得堡南边北边都是俄国自家地盘,结果一下子全都变成了国外。
虽说1918年首都重新迁回莫斯科,但已改名列宁格勒的圣彼得堡依旧是极其重要的城市,不过圣彼得堡的外围,一半都已是国外,并非自家了。
由于芬兰湾地区的主导权瓦解,圣彼得堡的安全无法保证。
芬兰的实力的确不强不足为惧,但芬兰荏弱,为了自保必然与西方国家结盟对付苏联,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因此苏联与芬兰之间关系一直很紧张。
尤其是在1920年苏芬签订《塔尔图条约》,苏联承认芬兰,并且将贝柴摩地区与卡累利阿地峡交给芬兰之后,苏芬边界推进到了圣彼得堡的门口。
当时的苏联也是因为无奈才做出如此让步,但终究还是觉得芬兰对于圣彼得堡的安全有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后来芬兰与德国越走越近。
1939年年底,苏联制造“曼尼拉炮击事件”,借口进攻芬兰,也就是冬季战争,苏联最终投入三十多万兵力,四个集团军,18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4个坦克旅与800多架飞机。
最终苏联惨胜,芬兰被迫让出11%的土地,超过两成的工业与12%的人口需要内迁。
苏联特意拿回了包括维堡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作为圣彼得堡北部的屏障。
二战之时,芬兰本打算趁着苏联被德国进攻,夺回原本的土地,但因为芬兰在战争中曾帮过德国的行为,战后交还了1940年之后获取的所有土地,贝柴摩地区也重归苏联。
苏联不惜代价要拿下维堡,就是要重夺对于芬兰湾的掌握,同时为圣彼得堡建立一个北方的门户,为这座重要城市创造尽可能安全的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