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句话从字面理解,意思非常明白:不符合孝道的事有三种,最严重的就是没有后嗣。
在很多人看来,无法为家族接续香火传宗接代,就是最大的不孝。
然而这句传扬了千百年的话,字面意思着实属于断章取义。
此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原句的意思是:不孝顺的表现有很多,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重,舜娶妻的时候就没有事先告诉自己的父母,这就是没有尽到作为后辈的责任本分。
古人崇尚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这样的人生大事,必须要听从父母的安排,而舜擅自娶妻,连告知父母的义务都没有尽到,这才是不守本分,这才是不孝。
无后为大,这里的“无”,指的是“没有尽到……的责任”,而不是现代汉语说的“没有”。
“无后”的意思是,没有尽到作为后代晚辈的责任,而不是什么“没有后代”。
先秦时代对于这句话的理解都没什么大问题,到了汉朝就开始歧义了。
汉朝的学者赵岐在《十三经注疏》之中写道:
于礼有不孝者三,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前两条说的都非常明白,也没什么问题:
第一条是说,父母说话做事如果有了错处,作为子女的就要及时纠正出来,不能一股脑顺着父母的意思,这是陷亲于不义,这才是不孝。
原本在孔子时代,觉得“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认为长辈有错不能指出来,还是要顺着来,甚至由此引发了古代“亲隐制度”,也就是亲属之间不能相互告发,不然要定罪的规矩。
不过到了孟子那里,则觉得这样的做法,完全就是在陷父母长辈于不义之地,是不孝的行为,因此进行了深刻反思。
第二条是说,家里的条件不好,父母老迈,然而作为子女的也不去挣个功名挣取钱财粮食,以此来赡养父母,这也是不孝。
但到了第三条,也就是“无后为大”,就开始有了歧义。
原本孟子说的是“后辈没尽本分是不孝”,而赵岐说的是“不娶妻生子是不孝”。
这里的问题就在于,娶妻生子到底算不算子女应该对父母要尽的责任。
如果是的话,那赵岐的解释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当然,他的解释将孟子的意思范围收窄了很多篇幅,孟子说子女要尽义务,这样的义务很多,赵岐将其局限于娶妻生子。
汉朝至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出现的最多的场合,就是父母长辈逼婚。
千百年来,子女都有自己的考量,只不过可能现代人的观念更开一些,觉得婚姻与生育,还是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并非必须。
有人觉得找不到理想的另一半,结婚没必要;
有人从父母的婚姻里看不到幸福,受此影响也不愿结婚;
即便结婚了,有人觉得生孩子压力太大,反正自己能养活自己,没必要生孩子。
如此种种,使得现代很多年轻人开始选择不婚、不生,而年轻人想得开的同时,父母长辈们却想不开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在父母长辈的眼里,结婚生孩子都是人生必须要的事情,人也不能少。
在他们看来,年轻人注重的感情、现实都不是问题。
觉得没有感情,慢慢培养培养就可以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觉得生孩子压力大,也没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生下来,不怕养不了。
可父母眼里的这些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在年轻人看来实在不行,年轻人想的很多也很现实,谁也不会愿意去随便将就,也不愿意为生孩子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人生在世几十年,谁都是只活一次,在自己还没有足够能力与准备的情况下贸然结婚,对自己和对孩子,都是不公平的,根本没那么简单,时代不一样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结婚生子被长辈认为是子女义务,那不能一昧顺从导致错误的发生,也是子女义务。
听从父母的教导是对的,但不是什么都听,固然有很多子女听从父母意见,过上了还算不错的日子,但也有很多贸然结婚生子的子女,生活一团糟,如今的离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个人认为,结婚生子的确是父母期盼见到的,但不能就是说只是因为父母想,所以才去结婚生子,这是不对的,也最容易出现问题。
如果现实情况真的不适合婚姻,那么还是要慎重考虑,“阿意曲从”也是大不孝,已经现代,赡养父母是子女的责任,但婚姻与生儿育女终究是个人的事情,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