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乾隆皇帝宠臣和珅的第一条死罪是私藏吉林东珠?

东珠本非常用之物,更何况和珅私藏的东珠比御用的东珠规格还要硕大圆润,明显就是在僭越规制,不过当时和珅二十条大罪加身,多一条少一条也没差。



嘉庆四年,随着乾隆帝的驾崩,整个朝堂发生了极大的逆变,嘉庆帝颙琰立刻出手击倒了乾隆时代的权臣和珅,并将其置诸死地。

乾隆帝初三驾崩,和珅初四就被革职,初五群臣弹劾,初八将其下狱刑讯,十五日,嘉庆帝命人公布了和珅的二十条罪状。

二十条大罪中第十五条就是:家内所藏珍宝,内珍珠手串,竟有二百余串,较之大内多至数倍并有大珠,较御用冠顶尤大。



清朝时期,东珠其实是等级最高的珍珠。

在满语之中,东珠被称作“塔娜”,指的是产自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与鸭绿江等东北地区河流之中的一种淡水珍珠,区别于南方所产的南珠。

与寻常珍珠相比,东珠更加晶莹剔透而且圆润硕大,因此满洲将东珠作为珍宝,通常用来装饰在衣服冠冕等之上,作为权利与尊荣的象征。

按照史料的记载,当年辽朝的天祚帝就曾不断向女真诸部索取东珠、貂皮、人参与海东青等名贵物产,严冬时节强迫女真人凿冰入水采珠,使得大量女真人罹难,最终激其仇恨。



后金与清朝时期,东珠仍旧是满洲所珍视的宝物。

顺治十四年,清朝专门设立布特哈拉乌拉总管,也就是著名的“打牲乌拉”,专门负责在松花江等地区进行东珠、紫貂皮、人参、鲟鳇鱼、蜂蜜、松子等土产的采捕工作。

在打牲乌拉之中,专设了“珠轩”负责采珠,按其所属,满洲上三旗的珠轩,贡赋上交宫廷,由内务府都虞司考核验准定赏罚,下五旗贡赋交诸王,由内务府代管。

清朝入关后,虽然将东北作为龙兴之地进行了封禁,但是东北地区的土特产还是让满洲人非常看重,其中东珠就是最主要的珍宝之一,对其需求量非常大。



东北地区的河流,每年开江之后,采珠的季节就开始了,由打牲乌拉总管、协领等率各珠轩兵丁起航,按照预定路线,在东北各地进行采珠活动。

根据记载,“每得一珠,实非易事”,“易数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不得一珠”,东珠开采非常艰难,可大规模采珠还是使得东北东珠资源剧减,品质大幅下降。

雍正后,东珠“偶有所获,颗粒甚小,多不堪用”,由于采到好东珠越来越困难,清朝开始竭泽而渔,进一步扩大珠轩规模,乾隆三十三年,打牲乌拉已有65珠轩,每珠轩30兵丁。



和珅可以用东珠,但是他藏的东珠太多太好过分了

按清朝内务府的相关记档,当时宫廷之中的皇太后、皇后的冬天朝冠,顶上三层贯东珠各有一颗,饰东珠各三,上衔大东珠各一,整个冠服之上,要用到大量东珠,不下于两三百颗。

除了皇家,朝臣是无法拥有东珠朝珠的,清朝皇帝与臣子穿着礼服、吉服与常服的时候,会佩戴朝珠,而东珠的朝珠只有帝、后才能用,其他即便亲王、皇子也不行,更别说臣子。

《大清会典》:皇太后、皇后左右各三,每具金龙饰衔一等东珠各二,皇贵妃、贵妃耳饰,用二等东珠,妃用三等东珠,嫔用四等东珠,再下不得使用。



清朝时期,一品大员的顶戴之上,会装饰东珠一颗,当时认为“岭南、北海所产,皆不如东珠之色若淡金者贵”,因此将东珠作为皇室勋贵专用饰品。

和珅权倾朝野,爵位是一等忠襄公,按照他的地位与身份,和珅他是可以合法拥有东珠的,所以他“私藏东珠”只是个错误的说法。

只不过,和珅有东珠并不是问题,关键和珅藏的东珠太多了,而且比皇家御用的还大还好,这就是个最大的问题,乃是僭越。

当时嘉庆帝已经想要将和珅彻底铲除,藏了太多东珠也只是诸多罪状之一,类似于此的僭越之罪还有不少,而和珅藏没藏东珠,其实都影响不到他最终的结局。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