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句俗话叫做“七不出门,八不回家”?

七不出门,八不回家。

说起这句话,很多人就不由自主联想到“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之类。

有人认为“农历正月初七不能出门,初八的时候不适合回家”,也就是所谓的“七不出门,八不回家”的说法解释。

不仅这样,其他带“七”或者带“八”的日子也都一样。

然而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错的,都属于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跑偏了的俗谚。



七不出门,指的是出门前没做好七件事不适合出门

出门之前需要做什么呢?现代人的习惯自然是检查电源、燃气、门窗之类,确保家里没人的时候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而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些都是人们生活必须的七样东西,不管是天王老子还是平头百姓,谁都不能免俗。

柴火用来烧水、做饭、取暖,米、酱、醋和油用来做食物,盐是必不可少的,而维生素等匮乏的年代,喝茶对人们来说也很重要,无论好坏,有茶才行。

所以,不管什么样的人家,都要安排妥当这七样东西之后,才好生活。

平平淡淡才是真,可能有人觉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有点波澜不惊比较单调,但能够这样平静安稳地与家人一起享受生活,未尝不是真正的幸福。



八不归家,指的是没有完备八样事没有资格回家

相对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八样事其实看不见也摸不着,并非是实体的事物,而是指八种美好的品格,也就是八德。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春秋时,齐相管仲提出“四维”之说,即“礼义廉耻”,而后亚圣孟子也提出“仁义礼智”这四端。

古人对于道德是非常看重的,就算是鸡,也被认为是有“仁勇礼智信”这五德的高贵之禽,更何况是人,更应该严格约束自己。

其实,这八德都是对于做人最基本的要求,是八种的确值得推崇赞扬的德行,无论在什么时代其实都不算是过时。

拥有了这八样德行的人,才有资格昂首挺胸回到家中,堂堂正正作为家族的一份子,八德中缺少任意一种,都是应该感到羞愧的,不适合回家。



正月初七,的确不出门

虽然真正的“七不出门”与“正月初七不出门”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正月初七的确不适合出门走亲访友,也不适合远行。

正月初七,是传说中人类的诞生之日,也就是“人胜节”。

古人非常相信天人感应的说法,从唐朝时期开始就非常重视人日节。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地方的传统就是,在外的游子出了人日之后,才能离开家乡。

在正月初七这一天,人们不会出门走亲戚,而是在家团聚,吃所谓的“拉魂面”。

传统意义上认为,人们若是在正月初七出门到处溜达,走东串西的话,人的心思都野了,那就没什么心思准备来年的工作生活了。



正月初八,没有不适合回家的说法

正月初八也被称作“顺星节”,其实这也是传统农历节日之一,过去在正月初八这一天,要进行祭星仪式。

传说这一天是谷物的生日,如果这一天天气晴朗,那么表示来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如果天阴的话就表示会歉收。

很多的商家店铺都会在初八这天开门,愿祝四季发财,而过去在这天,家里会带着孩子前往乡村田野,一起亲近土地农业,让孩子爱惜粮食。

回到家里之后,又孩子亲手制作一餐谷物晚餐给家里人食用,大人只要进行指导,不能代替去做,通过这种方式来教育子嗣。

所以说,并没有所谓初八不回家的讲究。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