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舅亲,辈辈亲,姨表亲,不是亲。
姑舅没了亲还在,姨妈没了断门亲。
尽管姑表亲与姨表亲在亲缘关系里都属于表亲,但是这两者又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同,传统上认为姑表亲是非常亲的,并非姨表亲能够相提并论的。
正所谓姑死连着筋,姨死断了根!姑妈不在了亲戚还在,但姨妈要没了,这门亲就断绝了。
按照古代传统的宗族概念,最亲的亲要属堂亲,所谓的“堂”,就是过去同一个大家族一起居住的大宅院,堂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大家同姓同祖宗。
用通俗的话来说,父亲的兄弟们家的孩子,与自己就是堂亲。
至于表亲,就是母亲这边所有同辈的亲戚,而表亲当中还包括父系的一支,也就是姑姑家里的同辈人,姑姑家的孩子与自己也是表亲,而不是堂亲。
宗法之下,堂亲自然是要比表亲更重要亲近的,因为堂亲都是同宗。
正所谓表亲三千里,堂亲五百年!就算过了好几代人,堂亲仍旧是亲,表亲却未必。
也正因这个缘故,虽说姑表亲也是表亲,但是姑表亲与姨表亲又有很大的不同。
姑姑,也就是父亲的姐妹,虽然她们成年后也要外嫁成为别家的家妇,但她们毕竟是个侄儿们同一个姓氏,姑姑的父亲是侄儿们的祖父。
但姨母不同,姨母本就属于不算亲厚的母系这一边,姨母与自家的联系,主要是来源于母亲这方面的关系,这在以往并不算什么重要的关联。
以前大家族的家长还在就不会分家,姑姑外嫁了还是会回娘家走动,与侄儿们关系亲厚。
但姨母不同,姨母回娘家总不至于去自己的姐妹家里,自然也就疏远了。
有个传统看法,就是舅舅通常疼爱自己的外甥,而姑姑更加疼爱自己的侄儿。
姑姑作为家族中的女子,成年后出嫁了,但还是要将娘家作为依靠,时常需要回到娘家来看望父母,与兄弟们多有走动。
娘家人终究还是娘家人,对于自己的兄弟们,姑姑当然是要亲厚些,毕竟娘家的兄弟们是自己身后最重要的倚仗。
大多数情况下,姑姑总是对自己的侄儿很好,这也是为什么姑姑家的孩子虽然是表亲,但是他们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往往要更加亲密一些。
姨母与姑姑不同,她们虽然也是外嫁的女儿,同样是要回娘家的,但他们要疼爱的,同样是自己兄弟们的孩子,这个时候,她们也是以姑姑的身份。
而她们对自己姐妹家里的孩子,那就未必有多么好了。
虽然都是姐妹,但是大家各自出嫁后,也都身不由己,对自己姐妹家的孩子再怎么好,那终究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并非自己的同宗血脉。
姨母在的时候,自然是要作为亲戚来走动,但姨母要不在了,那这门亲戚也算是到头了。
可姑表亲不同,姑姑就算不在了,姑姑始终是自家人,是同宗的亲,这是怎么都断不掉的。
其实很多的俗谚,都是在以前特定的条件之下形成的。
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亲戚之间的走动其实并没有那么频繁,居住比较近的亲戚来往密切,自然关系要好一些,距离远的亲戚走动少了,再亲也疏远了。
还有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邻居跟自己没有亲缘关系,但两家之间时常来往,关系当然好。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亲戚之间。
人们认为堂亲比表亲要亲,姑表亲比姨表亲要亲,主要还是古代与现在的环境不同,时移世易情况改变,亲戚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还是要看大家各自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