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知否》中,王大娘子经常会说自己的父亲王太师“配享太庙”,并且以此为极大的荣耀,而在古代,配享太庙的确是个非同一般的名誉。
古代的臣子生前要是鞠躬尽瘁,深得帝王的欢心,那么身后必然要受到相对应的封赏,钱财爵位什么的都是小巧,似乎还远远不够。
也就是为了对臣子的功勋进行封赏,配享太庙就这么诞生了。
古人讲究礼法与祭祀,从上古时代开始,人们就会对自己的先祖进行祭祀,稍微有点条件的家庭会在“庙”、“祠”之类的地方进行仪式。
帝王之家当然也有,也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太庙。
先秦时期,太庙尚且还不叫太庙,殷商时期将其称作“重屋”,之后称作“明堂”、直到秦朝建立之后,太庙这个词才正式诞生。
《周礼》: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市,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以往的规矩就是,在宫殿的左边建立太庙,而在右边建立祭祀土地的社稷坛。
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崇敬对象,一个是天地,一个是先祖。
作为农业之国,自古以来咱们就非常重视祭祀土地,而上古的习惯是以左为尊,太庙被安放在宫殿左边,甚至更甚于社稷坛,可见太庙的重要性。
千百年来,太庙都是个极其辉煌壮丽的建筑,而对于太庙的祭祀也非常繁杂庄重,在太庙之中进行的祭祀分成很多种,规格最高的大祭由帝王亲自主持。
另外,还有一种频繁常规的“享祭”,四季首月的初一都要进行。
不管从任何角度来说,太庙都是个重要性无法言喻的地方,能入太庙者当然不一般。
太庙既然作为帝王家的家庙,供奉祭祀的当然就是历代君王,这没有任何问题。
秦汉时期开始,太庙的正殿用于祭祀帝后,而偏殿用于祭祀近支的皇亲,功臣是没有资格进入太庙享受祭祀的。
直到晋朝开始,出现了功臣被纳入太庙偏殿共同享受祭祀的规矩,此后,配享太庙的功臣也就越来越多,成为了一种定制。
古代能够被配享太庙者,都是不寻常的人。
就算是皇亲也要关系极近者才能入太庙,稍远些的旁支,也是没有资格进入太庙的。
通常,太庙分成正殿与东西两个配殿,正殿自然是用于供奉祭祀历代君王,而东配殿是用来祭祀皇族宗亲的,西配殿则用于祭祀功臣。
皇族成员众多,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才能进入太庙配享祭祀。
历来对于配享太庙者的资格筛选都是很严格的,尤其是对于功臣,他们要么就是君王的心腹重臣,要么劳苦功高,对社稷有卓越功勋。
就好像当年秦始皇建造皇陵,在其中安置千军万马的兵马俑一般,古人觉得君王就是下了黄泉之后,还是要稳坐江山,因此需要重臣辅佐,也就有了配享。
功臣重臣未必都能进入太庙,但配享太庙者,必然是功臣重臣。
可以仔细查查历代配享太庙的名单,就很容易发现,那些配享太庙的臣子,与他们所配享的君王都是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的。
比如李孝恭、武士彟配享唐高祖李渊的庙庭;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屈突通等配享唐太宗李世民的庙庭;赵普配享宋太祖赵匡胤的庙庭;吕夷简配享宋仁宗赵祯的庙庭等。
虽然要求非常严格,但是古代哪些功臣可以进入太庙,而哪些又不能,主要还是取决于皇帝他本身,还是看他们的意思如何。
有些皇帝在生前就留好了配享名单,而有些皇帝驾崩后,他们的继任者决定哪些前朝的重臣可以进入太庙,配享先帝的庙庭。
配享太庙者,往往都要与皇帝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几乎都是心腹股肱之臣。
因为配享太庙的名单一旦确定,就不能随便撤换,就算是皇帝也不能,所以历代历朝在择选配享名单的时候,也是慎之又慎。
古代皇帝之所以弄出这么一出,一来是对于功臣的褒奖,二来也是为了想让这些功臣成为朝廷内的标杆,让所有人向他们学习。
当然,配享太庙之后不会随便被挪出来,可凡事都有例外情况,如果犯了大错,当然就会失去配享的资格,配享的功臣都没了,当然不会有错,但他们的后代就未必了。
房玄龄本来配享太庙,结果他的儿子作怪,房玄龄被连累,撤掉了配享资格。
可以说,配享太庙是古代对于功臣身后的最高褒奖,能入太庙的功臣少之又少。
虽然配享太庙是对于功臣的巨大封誉,但他们本身除了名誉之外,实际好处当然完全享受不到了,毕竟人都没了,怎么享受好处。
通常来说,古代功臣在配享太庙的同时,会被追封追赠各种名誉爵位,比如郡王。
而在封赐的同时,皇家会赏赐大量的财物产业给他们的家族亲眷,物质上的赏赐少不了,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封赏。
除了钱,配享最重要的还是恩荫。
如果一个功臣配享了太庙,那么他的子孙后代可以凭借他的这份荣誉,越过科举之类直接进入朝廷,这样的风气在宋朝极其兴盛。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祖上积德后人享福,这样的好事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