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大学士是几品官?保和殿、武英殿、文渊阁有什么区别?

福尔康的父亲福伦就是大学士,清朝有很多的名人都做过大学士,像是李鸿章、曾国藩、傅恒等等,而他们的大学士头衔之前,都会加个殿阁的名字。

殿阁大学士主要盛行于明清时期,算是皇帝身边的高级顾问。

清朝本没有大学士,入关后才继承了明朝的诸多方面的规制,明清时期普遍设立大学士,这些人都是皇帝身边的重要办事顾问,而最出名的就是所谓殿阁大学士。



早在唐中宗时期,大学士这个职位就已经出现,主要协助皇帝批阅奏章与起草诏书,景龙二年设置了修文馆大学士,后来又设置集贤院大学士等。

不过,因为大学士这个职位在当时没什么重要的,因此逐渐成了一个贴职,也就是兼职,往往由宰相等人兼任,宋朝也是差不多的情况,直到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与中书省后,大学士这个职位逐渐重新重要起来。

明洪武十五年,作为皇帝高级顾问的殿阁大学士正式设立,但并没有实权,而随着明朝内阁制度的兴起与完善,殿阁大学士的地位才提升起来。



清朝在入关之前,主要采用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后来才效仿明朝组建内阁,不过内阁权利受到了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殿阁大学士也由此在清朝出现。

初期,清朝的大学士分成三院,也就是弘文院、秘书院与国史院大学士,直到顺治十六年的时候,才改设为四殿二阁大学士,分别是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与东阁大学士,可两年后又恢复了三院大学士的制度。

到了康熙时期,三院大学士重新被改掉,康熙帝设立四殿大学士,又在康熙十八年将中和殿大学士裁撤掉,恢复文渊阁与东阁大学士,形成三殿两阁大学士。



乾隆十四年,在原本的三殿两阁的基础上,乾隆帝增设体仁阁大学士,形成三殿三阁大学士的建制,并且对于大学士的员额,进行了初步的规定。

实际上,乾隆之前的清朝时期,各殿阁的大学士的人数并没有明确限制,有的殿阁大学士有五六个人,有的能有十多个人,乾隆时期,规定殿阁大学士约束在四个人以内,由于在乾隆三十五年,富察·傅恒去世后,不再设立保和殿大学士。

在三殿三阁大学士之中,以保和殿大学士为首,可由于傅恒的缘故,保和殿大学士此后不再设立一直空缺,如此也就剩下了两殿三阁大学士。



对于殿阁大学士的授予,一开始并没有明确规定,康熙时期,有的殿阁能授予好几个人,可也有些殿阁一个人都没有。

乾隆时期,明确了各个殿阁大学士的员额之后,在嘉庆四年,也就是乾隆帝驾崩,嘉庆帝正式掌权的那一年,正式规定每个殿阁只能设立一名大学士,不过乾隆规定只能同时设立四名殿阁大学士,当时有两殿三阁五个位置,因此就有个殿阁要空出来。

如此一来,清朝之后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殿阁大学士在授予的时候,只能授予一殿,另外三人都是阁大学士,也就是一殿三阁。



本来在三殿三阁大学士中,保和殿大学士最尊贵,其次是文华殿与武英殿,阁大学士要排在殿大学士之后,依次是文渊阁、东阁与体仁阁。

殿阁大学士的排序不同,实际上与殿阁名称有关,皇宫中的保和殿在清朝是皇帝赐宴还有科举殿试进行的地方,也是三大殿之一,而文华殿是清代举行经筵仪式,位于三大殿右侧,武英殿则与文华殿相对,按以右为尊的习惯,依次排序。

殿阁大学士,以殿尊于阁,而三阁之中,文渊阁是皇家藏书之处,东阁与体仁阁在古代是招揽贤能之处的一个代称,这也是殿阁大学士的高低区别。



清代不少名人都做过殿阁大学士,索额图、张廷玉、傅恒做过保和殿大学士,和珅、李鸿章做过文华殿大学士,而武英殿大学士的代表人物有纳兰明珠、曾国藩与福康安。

三阁大学士之中的体仁阁大学士,原本被称作“中和殿大学士”,而三殿三阁大学士从乾隆时期之后,唯保和殿大学士不常置,因此后来以文华殿居首,只有光绪年间,满洲出身的宝鋆担任武英殿大学士的时候,才暂时胜过文华殿。

殿阁大学士在清代均为正一品,顺序从高到低分别是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体仁阁与东阁,此外还有作为基本的协办大学士。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