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扑是日本的国粹之一,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非比寻常,想成为相扑手跟想嫁给相扑手的日本年轻人,并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相当多。
在今天的我们眼里,相扑看起来可能很粗陋,但日本人却觉得十分高雅。
通常,相扑选手在竞赛的时候都穿着丁字裤,在相扑场上进行着力量与技巧的角逐,不过如同肉山一般的相扑手,往往寿命也比较短,很难活到六十岁。
早在中原的春秋时代,相扑运动就已经出现,当时被称作“角抵”,直到南北朝时期才逐渐被称作为相扑,隋唐时期愈发兴盛起来,但在宋朝之后,相扑在中原基本消失。
隋唐时期,日本派遣大量使者与留学生前往中原学习文化,相扑也随之传入,并且在日本形成了一门相当流行的运动,而日本的相扑运动,也在漫长的岁月之中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成为了日本的国粹文化,主要分成专业的大相扑与业余爱好的相扑。
相扑手在日本的地位非同一般,可以说是相当高,而相扑力士也分成不同等级,想要晋级也并不容易,最高等级就是横纲。
相扑手在日本是一群地位很高的人,不仅是明星,更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而且相扑手也是日本的高收入群体,经济实力很强。
通常来说,日本的职业相扑手中,横纲的月薪能够超过三百万日元,这还没算上赞助费与广告费等诸多其他收入,即便是比较低等级的相扑力士,其收入水平也远远高于日本的普通人,因此日本很多的年轻人都希望成为相扑手。
要成为相扑手也有许多硬规矩,比如身高下限是一米七五,体重下限是七十五公斤,要在二十三岁之前加入这个行业才可以。
提起相扑,绝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两个相扑手近乎赤裸,浑身上下只有一条丁字裤然后相互展开肉搏战的场景,丁字裤是相扑手的标准配置。
其实不仅是相扑手,绝大多数的日本传统男子都穿过丁字裤,而在日本,丁字裤这种兜裆布也被称作是“大和之魂”,是日本人的一种精神象征,二战期间,大量的日本鬼子也都是里面穿着丁字裤的,这成为了它们的标志。
说起来,日本人所穿的这种丁字裤也同样起源于中原地区,最初被称作为“裈”,传入日本之后大受欢迎,成为了日本人的日常装束之一。
早期的中原地区民众不穿裤子,只穿裙子,而后受到胡服影响才开始有一部分人穿裤子,但那时候还没有内裤,后来也只有骑兵打仗的时候穿一种叫做“裈”的内裤。
隋唐时期,裈与诸多的中原文化一起传到了日本,而日本人也开始穿起了这种内裤,因为在外形方面如同一个“丁”字,所以被称作丁字裤,在日本人看来,相扑手穿着丁字裤表示自己浑身没有任何武器,表示竞争公平。
以前,丁字裤虽然在日本很普遍,但都是在成年礼之后才穿,年少时期并没有,只有在成年礼后,日本人才穿上裈,将男子的标志给紧紧兜住。
日本的相扑与摔跤不同,并不是单纯比拼力气,也要讲究诸多技巧,在比赛的时候,可以互相抓住对方的腰带,而有很多的部位是不能攻击与触碰的。
与蒙古式摔跤等比起来,日本相扑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不同,而在以往古代的时候,相扑也是日本神道教的一种仪式性活动,这也是为何日本的相扑手地位很高,而人们也觉得相扑是一种极其高雅的运动项目的原因。
日本人对于相扑的热爱是难以言喻的,以前的宫廷之中还设立了专门的相扑节,今天的日本诸多城市,仍旧有专门的相扑场,相扑表演也极其受欢迎。
相扑手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吨位大,普通人在正常情况下自然是长不成那种程度的,因此需要借助外力增重,可以说是不惜代价。
在日本,相扑手除了比赛与训练之外,主要的活动就是大量进食高热量、高油脂食物,然后保证充足的睡眠,以这样的方式来增加体重,日本料理通常都是精致小巧的,可相扑手的食物分量实在大的惊人。
众所周知,肥胖是百病之源,而长期暴食等习惯,使得相扑手通常都很命短,日本的相扑手能够活过五十岁已算长寿,活到六十岁就更加少见。
说是这么说,可日本的女人们非常喜欢相扑手,很多日本的女艺人与漂亮的空姐等,都会找个相扑手结婚,这在日本是很正常的现象。
我们看相扑手可能觉得难看,可日本人却觉得很可爱,而且相扑手往往素养很高,因为这是相扑手的职业要求,无论地位还是经济实力都是没得挑的,并且,可能对于不少人来说选择相扑手结婚最重要的就是,相扑手普遍都并不长寿。
总而言之,相扑手穿着的丁字裤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代表着公平,而相扑在日本的确是地位很高的运动,只不过相扑手要付出短寿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