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在天下各地设置了大量的卫所用以捍卫疆防,除了北疆西陲之外,东部的沿海地区也是重点的防御对象,因为那时的日本,有大量倭寇侵扰中原之地。
如今留存的明代卫所并不多,青岛的灵山卫是其中之一,灵山卫地处胶南的灵山岛,乃是一处海上防御要冲,明朝在此建立卫所,自然就是为了抵抗当时的倭寇来犯。
元朝晚期的时候天下风云迭起,各处的起义不断,而那时的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期,足利尊氏建立的室町幕府无法完全约束日本国内的大量藩镇,有不少的日本浪人,横行我东部沿海。
明朝时期,倭人经常成群结队而来,他们组成鸳鸯阵,手持太刀,从李朝西部海域直扫山东沿海一带,在当地无恶不作烧杀抢掠,为祸一方,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明朝初期,河南、山东等地经过破坏已经非常凋敝,为了恢复生产,明朝将南方的江西还有北方的山西人口大量外迁,鼓励人们前往山东等地经营,倭寇的存在极大妨碍了明朝安定。
不仅如此,当年败退的方国珍与张士诚手下余部,还有陈友谅的旧部,他们与倭寇合谋,在沿海地带到处兴风作浪,这也成为了明朝江山的一大隐患。
主持对山东一带进行移民的,就是右丞相兼魏国公徐达,他派遣指挥佥事朱兴率众到此,到任之后的朱兴亲自视察形势,发现这一带的地势非常险要,委实是一处海上防御要地。
尤其,朱兴见到了海上的灵山岛,胶州一带西北群山环绕,东南是大海,灵山岛如同屏障一般居于海上,因此他下令当地建设防御工事等,与大陆方向的瞭望台等连点成线遥相呼应。
灵山岛南北长大约五公里,宽1.5公里,岛上有高山,此处距离大珠山有二十里,距离灵山卫有四十里,这里自古就是天然避风港,战国时代就已是胶东的海上门户。
灵山卫因为灵山得名,宋朝时期,这里就是辽宋、金宋之间进行海上对阵的前沿,宋朝之后灵山一带被荒废,明朝为了对付倭寇而重新进行了相关建设。
公元1372年,魏国公徐达奏请建设灵山卫土城,因其南海上灵山岛为屏障,得名灵山卫,建军屯三十个,军兵三千六百人,卫指挥使正三品,辖制三个所。
建设卫所之后,灵山卫成为了一处繁华的军寨,这里除了相关的军事机构之外,还有很多的军户家庭,也有镇抚、仓大使、儒学教授等等,如同海上的一个小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