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你说故宫并没有厕所,去过故宫的朋友肯定要反驳,隆宗门军机处那里不就有一大排公共卫生间吗,其实,如今的厕所是后来修的,以往的故宫的确没有修建厕所。
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古代皇家宫殿,故宫已有六百多年岁月,只是在明清两朝,皇家为了安全还有卫生的问题,并没有在宫里建设厕所,个人方便的问题,则要靠移动厕所解决。
故宫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以南京紫禁城为蓝本缩小比例进行建设,自古以来皇家就非常重视安全的问题,据说当年在修建北京故宫的时候,将大量砖瓦埋入了宫殿下方。
说白了,故宫的地下没有深厚土层,全是石构,极其坚固,很难进行挖地道之类的作业。
正是因为这种对安全方面的考虑,使得那些演绎出来的“挖地道”入宫什么的根本不可能发生在现实里,而故宫本身,也没建设连接宫外的下水道。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排水管道的建设,然而故宫却故意没有建造下水道,如此一来的话,使得宫里人的个人方便问题,成了个很大的麻烦。
没有下水道,当然也就不能修建厕所,宫里人也不可能跑到宫外如厕,所以要靠移动厕所。
古代的时候,有种东西叫做“恭桶”,也就是专门用来给人方便,盛放秽物的器皿,在城市之中是很常见的,因为古代城市的下水系统也不发达,需要普遍使用恭桶。
古时候的城里人,甚至于近代,很多都要使用恭桶,为了集中倾倒、清洗恭桶,还诞生出了专职人员,他们清晨就开始挨家挨户收恭桶进行处理。
民间有,皇家自然也是有的,皇家的人再尊贵,吃喝拉撒也一样不会少。
不过宫里分成两种,一种是高高在上的皇家成员,一种是服侍他们的宫女太监,虽然他们全都要使用恭桶这种玩意儿,但是待遇也是天差地远,相差悬殊。
皇家成员所使用的恭桶,制作非常考究,上面有轻巧精美的丝织品坐垫,就好像现在的马桶一样使用,清朝将其称作“官房”,里面还洒有檀香灰等。
使用者嗯嗯之后,檀香灰就会将秽物裹住,既避免有味道,也可以防止“炸”。
皇家成员,皇帝与他的后宫、子女们都有专人服侍着如厕,基本上不需要自己费劲,而像是伺候他们的宫人们,可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甚至可以说很难过。
通常,宫人们所使用的恭桶都集中放在一些偏僻殿阁的角落,如果有需要的话就去用,宫里的人非常多,恭桶有时候不能及时清理,就非常头疼。
当然,皇家可不允许蚊蝇到处乱飞臭气熏天的情况,恭桶用过了就要赶紧送去清理。
在没有恭桶的情况下,需要方便的宫人就只能尽可能忍耐憋住,实在憋不住的话,那可是轻则受罚重则治罪的事情,在宫里,规矩仪态要比他们的性命更重要。
明清以前,情况要稍微好些,因为汉朝与唐朝的宫殿规模实在太大,完全使用恭桶其实是根本不现实的,所以宫内也建设了所谓的旱厕,这在很多乡村都还能够见到。
在如今的未央宫、建章宫、大明宫、太极宫等遗址,都发现了厕所的下水道。
宋朝皇宫虽然比不了其他朝代大,但宋朝时期宫人们的日子要松泛不少,远没有后来明清时代那么严格,到了明清时期,宫人们为了上厕所担惊受怕却成了常态。
整体来说,古代在上厕所这个问题上,宫里宫外其实本质上没有区别,大多都是使用恭桶这种移动用具为主,旱厕是很罕见的,尤其是在宫廷之中。
宫里的人成千上万,如果修建旱厕,盛夏时节的光景实在难以想象。
除了使用的恭桶品质上不同、如厕环境不同,宫里的侍从群体解决个人卫生问题,终究还是与皇家都差不多的,都是解决在恭桶里,然后送去集中处理,只是不能随时进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