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个蒙古族同学,家在包头,但他本人除了少数词汇,基本上不懂蒙古语,汉语完全没有方言口音,而且长得很秀气,不管怎么看都不像个蒙古人。
说实在的,因为内蒙古实在太大,很多人对内蒙古有很大的误会,比如内蒙的都会骑马。
实际上内蒙古除了蒙古族之外,绝大多数都不说蒙古语,而且即便是蒙古族,也几乎都是蒙古语跟汉语混着说,甚至于不少蒙古族就跟我同学一样,汉语说得比蒙古语还溜索。
内蒙古面积超过118万平方公里,东西跨度巨大,总人口超过两千四百万,虽然是蒙古族自治区,但实际上内蒙古八成都是汉人,蒙古族占比约18%,此外还有其他族裔。
在整个内蒙古,各族都说各族的语言,但通用的还是汉语。
通常来说,内蒙古的汉语方言主要分成三种,一种就是标准普通话,一种是与东北官话,还有一种就是晋语方言,也就是山西话,大致上就是这三种。
如果你认识一个人,他说自己的内蒙人,但是他说话完全就是满口的大碴子味儿,那么这人肯定就是内蒙古东部的,也就是呼伦贝尔那一大片的。
在很多时候,人们在说东北的时候,也会将内蒙古东部地区一起带上。
“东北”这个地理概念直到清朝时期才出现,在古代很长时间之内,东北与如今的内蒙古东部地区都是连成一大片的,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区分。
先秦时代,内蒙古东部与如今的东北一带,都居住着肃慎等游牧族群,契丹与女真兴起之后占据的范围,都将这些地方包括在了一起,这些地方原本人口也不算很多。
明朝时期,内蒙古东部与女真诸部一样,都不是明朝直接管辖的地方,也不说汉语。
满洲入关以后,将东北封禁,而蒙古草原当时也被禁止与内地之间有直接往来,直到晚清时期东北的封禁被解除,大量汉人这才涌入东北,而迁居之地也包括了蒙东地区。
闯关东的这段岁月,将大量中原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北与山东两地的汉语方言,一道带去了东北地区,再与当地的方言口音结合,形成了现在的东北话。
东北话的感染力非常强,而东北话所分布的主要地区,自然也就是东北。
狭义上的东北说的是东三省,然而东北地区也将蒙东地区包括在内,内蒙古东边儿的居民他们说话也跟黑龙江、吉林等地一模一样,根本就听不出差别,都是东北官话。
除了蒙东地区,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也就是河套平原一带,呼和浩特周边地区的人说话与山西极其相似,而实际上,内蒙古中西部也都属于晋语方言区。
汉语的八大方言区,七个在南方,而晋语是北方唯一的方言,其他都是官话。
内蒙古很多人说晋语,是与当年除了闯关东之外,另一件移民大事有关,也就是走西口,晚清大量的山西人越过杀虎口等长城关隘,进入内蒙古地区生活,逐渐定居下来。
清朝晚期的时候,内蒙古的人口已经非常少,因此长城以南的大量百姓都不断涌入,这些移民带去了家乡的风俗习惯,自然也将方言口音一起带到了内蒙古。
内蒙古的蒙古族说蒙古语,当然,蒙古语也分成很多种方言,可这些咱不懂。
整体来说,内蒙古的方言除了少数民族语言外,汉语方言主要就分成东部的东北官话,还有中西部的晋语方言,另外就是标准普通话,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基本都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