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南方人都要祭祀祖先,北方有没有这种风俗?

不管南方或者还是北方,对于祖先的祭祀风俗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中元节也就是俗称的鬼节、七月半,人们也要祭祀先祖,在这一点南北其实都有,最多细节上有所不同。

中元节严格来说,本是道教的节日,与儒家所说的七月半秋尝,还有佛家所说的盂兰盆节虽然都在同一天,但内涵并不同,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渐渐产生了融合。



先秦上古时代,人们在孟秋七月进行祭祀,这个时候农业丰收,季节更替,亲朋好友们会聚在一起,享用新鲜丰收的瓜果蔬菜与谷物,当然,也要供奉给自己的先祖。

那时候的这种仪式,被称作是“秋尝”,而时间大致在农历七月中旬,但不一定就在七月十五这一天,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秦汉时代,随着佛道兴起,秋尝受到了影响。



汉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土,同时道教产生,佛教的盂兰盆节刚好就在农历七月十五,而道教之中将七月十五称作是“中元节”,随着道教文化的昌盛,秋尝逐渐被融合与取代。

道教认为天、地、水这三要素构成了宇宙万物,即“三元”,对应产生了三官大帝,而每年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与十月十五,是这三官大帝的诞辰,分别称作上元、中元与下元日。



上元节天官赐福,中元节地官赦罪,下元节水官解厄,在道教文化之中,中元节这天地官降临之后,定人间善恶赏罚,同时幽冥之门大开,去世的人会回到阳间看望自己的亲人后代。

虽然中元节的时候,道士们会日夜诵经祝祷,但并没有什么百鬼夜行的可怕说法,可随着文化在民间的传播,出现了偏差,人们后来就觉得中元节是鬼门大开,阴气森森的日子。



从北宋开始,中元节就成为了绝对的主流,压过了佛家盂兰盆节,同时将儒家的秋尝彻底吸收融合,而中元那时候跟清明也没了太大区别,甚至于中元节的时候,更加热闹。

人们在中元节这一天,会放灯、祭祀上香、出门游玩,并没有什么不能出门之类的忌讳,这样的盛况在明清时期,比清明节还要盛大,备受人们的重视,直到现代时期。



到了近现代时期,大量传统文化出现了丢失与断层,当人们一知半解重新捡起来的时候,原本的节日内涵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比方说中元节彻底变成了一种鬼节。

古代的人说起中元节,并不觉得有什么阴森,虽然祭祀是庄重事,那也不影响人们出门去欢聚游玩,可今天的人一说起七月半,那各种可怕的说法真是一套又一套,邪乎得很。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中元节这一天有一个风俗是一样的,那就是祭祀祖先,到中元节这一天人们除了供奉祖先,也要烧纸钱上供,让那些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得到安定,保佑人间。

中元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从原本的道教节日变成民间风俗,已有上千年,人们保持敬畏祖先的心即可,至于害怕什么的大可不必,南北方的祭祀习惯一样,可能讲究方面有所区别。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