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建立后,分封诸侯,不过那时候并没有“秦”,后来秦国所在的关中地区乃是当年周王室的王畿所在地,那块地是属于周天子的,直到平王东迁,放弃了关中。
本来的秦人,世代镇守西戎,周孝王的时候被分封在了天水,西周时代的秦君乃是大夫,直到后来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因此被正式册封为诸侯,开始了崛起兴盛的道路。
典籍记载之中,秦人的先祖首领叫“秦非子”,这位秦非子乃是伯益的后代,商朝重臣恶来的五世孙,西周刚建立的时候,尚且没有秦国,那时的秦人都在西陲为周王室养马。
因为马养得好,直到西周第八位君主周孝王姬辟方在位期间,秦非子受封在了天水,但他的封地不到五十里,而且只是个附庸,不算诸侯,连上卿与大夫也不算。
秦人所在的地方,周围都是戎狄,因此常年需要对抗作战,公元前821年的时候秦庄公击溃西戎,凭借功劳被当时的周宣王册封为大夫,这时候的秦国,依旧不算是个诸侯。
直到公元前770年,西周没了之后平王东迁,那时的秦襄公派人护送有功,因此被周平王正式册封为诸侯,直到这个时候,秦国才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算是名正言顺了。
秦穆公称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周平王东迁的时候,放弃了关中的宗周之地,将被兵燹破坏得一塌糊涂的旧王畿,都做了顺水人情,赏给了秦国人,秦国因此大规模东进。
得到关中之地,成为了秦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契机,经过数百年的征战努力,秦国在后来的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最终横扫六国,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开创了大秦王朝,一统天下。
整体来说,秦国起初的条件都很不好,起点很低,可历经数百年,笑到最后的却还是这个起于西陲荒僻之地的国家,而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
第一,尚武善战,虎狼之师秦国所在的地方远离中原文明,因此常被当时自恃正统的中原诸侯瞧不起,甚至本身就被瞧不起的楚国,也对秦国侧目以待。
相对来说,秦国的文化发展的确不如其他各国,但秦人却也有个优点,那就是骁勇善战,毕竟秦人在与西戎的混居环境下生存成长,本身就习惯了刀口上求生的日子,战斗力惊人。
从秦国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开始,因为生存的需要,秦人就在不断与西戎战斗,而其他诸侯虽然也打来打去,但都无法与秦国人的那种程度相比,这造就了秦人的性格。
商鞅变法之后依旧保持了秦人的这种风尚,而且进行了强化,以至于后来山东六国都将秦国铁骑称作是虎狼之师,畏之如虎,这为秦国横扫六合奠定了深刻的基础。
秦国刚开始的环境条件,真是一言难尽,山东六国任何一个,条件都没那么糟糕,最难讲的韩国虽然很小,又在四战之地,但土地肥沃又有铁矿,也竟然还跻身七雄之一。
让后来的秦国得以崛起的关窍,就在于得到了关中,古代的时候关中沃野千里易守难攻,是极其理想的地方,秦国占了这块风水宝地,也就获得了极其巨大的对列国的优势。
秦惠文王时代,秦国拿下楚国上庸、从魏国手里夺了河西,更是拿下了巴蜀之地,这对秦国也就意味着对列国居高临下,不仅有了绝对的战略优势,而且有了稳定的大后方粮仓。
环境条件具备之后,秦国更加幸运的是,接连几代都是贤能君王,战国时代的秦国君王当中并无一个不堪之才,反而个顶个儿的出类拔萃,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没有的优势。
战国时代,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原本的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各国都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变法运动,希望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道路,以谋求主动。
然而,山东六国的变法,都并不彻底,这些根基深厚的老诸侯们,旧贵族势力庞大,变革触动的利益群体太多,因此难以彻底,而秦国的“年轻”“家底薄”,反而成了优势。
在秦国多位君王的鼎力支持之下,商鞅变法得以顺利推动,即便日后商鞅被车裂,但他留下的变法内容却还是被保存,秦国经历阵痛之后,急速发展,获得了对列国的巨大优势。
其实从秦惠文王时代开始,秦国对列国的优势就已经非常绝对,变法让秦国成为诸侯中的一个异类,但也让秦国的实力大增,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的秦国,最终获得了胜利。
秦国与六国后期发展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变法的问题,秦国变法得罪了大量旧贵族,但同时崛起了更多新贵族,他们让秦国获取了更加新鲜的活力,这与六国截然相反。
在秦国,所有的功劳与地位都要靠自己争取,这给了更多人出人头地的契机,这也是为何战国时代六国人才纷纷前往秦国,使得秦国实力猛增的最主要原因。
战国时期,秦国不断强大起来的同时,其他六国纷纷遇到了巨大的难题,比如楚国在楚威王之后急速衰落,韩国的长袖善舞走到了尽头,齐国屡屡见利忘义,反而弄巧成拙。
最终一统天下的是秦国,这其中有很多必然当然也有不少偶然,秦国是幸运的,绝大多数的障碍都被秦国化解,而六国就没这么好命,直到嬴政时代,大秦彻底取代周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