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瞎子卖布,尽瞎扯,这么说我当年还只差一分就上了清华大学呢。
所谓粤语只差一票,就成为了标准普通话,这传言根本就找不出任何可靠的依据。
有两个版本的传说,一个是说当年四川话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话,另一个是说当年粤语就差一票成为了普通话,但不管哪种,都是无中生有的坊间笑谈罢了,根本就没这档子事。
众所周知,汉语分成很多种方言口音,北方还算是好些,南方许多地方,真的是十里不同音的状态,明明都是汉语,可彼此之间说话,完全听不懂。
汉语八大方言区,七个分布在南方,唯一的北方方言区就是晋语方言,其他都属于官话。
先秦与两汉时代,汉语逐渐分成了雅言与通语两大类,前者说白了就算是官话,流行于中原腹地一带,是王室贵族们说的汉语口音。
至于通语,则是各个地方上,百姓们日常说话的汉语方言。
秦朝建立之后,对于语言的统一就更加受到重视,而历代的做法往往都是将都城与附近地区的汉语方言,当做是官话进行推广,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从金朝开始,北京的地位不断攀升,元明清三朝都定都在此,从明朝开始,北京话逐渐取代南京话,成为了当时官话的基础发音,这也被后来的清朝所继承。
只不过古代的中国,并没有普通话之类的说法,直到晚清,从日本引进的“国语”概念被国内的学者所引用,成为了如今普通话概念的前身。
1911年清朝通过了《统一国语办法案》,官话被正式废止,而新的国语被推广,至于普通话这个概念,在国内是学者朱文熊在1906年提出的,即各地通用之汉语语言。
我国第一次想要确定国音是在1913年,也就是清朝没了的第二年,北洋教育部制定了《读音统一会章程》,且筹建了读音统一会筹备处。
当时在国内各地广泛征选会员专家,会员必须精通音韵,通晓至少一种外国文字,精通多种汉语方言,最终确定了八十个人为会员。
其中,江苏人有十七位,浙江人九位,河北人八位,而广东四人,四川有三人。
在1913年的读音统一会第一次召开时,仅有44人到会,当时来自江浙的会员数量最多。
因为会长吴雉晖是江苏人,而副会长王照是河北人,两人为了北音南音,吵个没完。
这次大会最终的结果,多数人都同意以官话作为国音的基础,而在所有的汉语方言里,北京话是包含国音韵最多的,所以多数北方籍的会员,直接要求以北京话为国音。
只不过有个情况是,当时参加大会的会员中,江浙来的人非常多,就连会长吴雉晖也是南方人,他们都觉得北方话里没有浊音与入声,如果消除这两种,古汉语中的音韵就要消失了。
因为南方会员人多势众,所以与北方僵持不下,最后持中,双方各退一步。
大会最后确定了六千多个字的国音,而这些字大多数都以那时候的北京话作为基准调,但也同时保留了浊音与入声,这就是当时的老国音。
几年之后,北洋再次以北京话音调为准,在1924年确定了新的国音,为了更方便在国内进行推广,新的国音之中,将大量声母与入声都被去掉了。
之后在1932年,新国音以现代的北平话为标准,两年后在国内全面推广,而那些年确定国音的时候,几乎都是江浙方言与北京话在争,根本没粤语啥事儿。
好歹几十年的推行,到了建国的时候,新国音在国内的影响力已经难以撼动了。
1955年的时候,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将汉语内部的通用口音定为普通话,而如今的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话作为标准音,但其主要采集点,是在河北承德的滦平。
在1913年成立读音统一会之后,历届确定国音或者说是普通话的时候,都是直接把北京话当做是基准音,再也没召开过什么投票的大会。
通过投票来确定国音,确定普通话的事情,仅仅存在于建国之前,在建国后跟本就没有再进行过,而是直接把北京话当做是普通话的基准音调的。
既然连投票都没有过,自然也就不可能存在什么“当年就差一票,粤语就成为了普通话”这样荒唐的传说了,以往投票确定普通话时,粤语都没擦上边儿,都在旁边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