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鞭那个一甩,啪啪的响哎,哎嗨咿呀,赶起那个大车出了庄,哎哎嗨哟……”这是以前老电影《青松岭》当中的一首歌,影片里的人物钱广,就是个车把式。
现在的人大多都已经没见过车把式了,甚至都没听过,在以前,人们将那种生产队里赶大车的人叫做“车把式”,那时候的车把式不管地位还是待遇,都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
车把式这个词儿,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现在已经没人知道了,以前没什么汽车的年代,牛马驴骡之类的牲口,自然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即便是几十年前,在很多的农村地区,因为条件还是不好,马车之类还是很常见。
尤其是在北方、东北,各个生产队当中都有专门饲养骡子、驴、牛与马等牲口的地方,这些牲口用作农业生产力。
相较于牛跟驴之类,马算是最“宝贵”的一种牲口,因为它不需要拉磨耕田,只要拉车,而赶大车的人虽然很多,但只有赶马车的人才称作车把式,驴车等都不算。
大多数情况下,赶大马车的人才称作是车把式,偶尔也会将那些赶骡车的叫做车把式。
可不要小看了车把式,赶马车虽然看起来挺容易,其实根本不简单,一般的人还真的做不了这样的工作,要么赶不动马车,要么就可能被马所伤。
赶马车有一整套的六成,甩鞭、赶车、驱马等等,全都有很多的讲究。
以前生产队当中的车把式,最重要的本事,就是擅长驯马,车把式往往需要很多年的锻炼才能够做,而好的车把式更加难得,因此做了车把式,也是个有本事的。
如今年轻一辈,对于生产队时期都没什么印象,因为并没有经历过,但有一些东西应该是听过的,那就是挣工分算钱。
那时候生产队里的各种工作,都是算作工分的,凭借着工分才能去换成钱跟东西。
车把式虽然看起来就是简单赶大车的,但是村里的各种搬扛运输之类,全都离不开车把式的参与,而且车把式在那个时候,都是算满工分的。
因为车把式在当时算是技术工,而且在村子里的各种生产活动当中十分常见,其工分是非常满的,其他人辛辛苦苦,也赶不上车把式挣得多,差别就很明显了。
除了做农活,生产队里的人家在盖房子垒猪圈的时候,还有结婚送嫁什么的,也还都要请车把式来帮忙,毕竟那么多的东西需要搬运。
当然,车把式平时作的最多的,还是运送东西与耕地。
过去村里的人难得出门,如果想要买东西、上县城里赶集什么的,也要托车把式,这时候的车把式用处更多,所以很多人家对车把式,都是十分尊敬的。
不仅收入与生活水平比较高,而且村里各户人家,平常有什么喜事的时候,也都想着车把式的好处,给车把式的糖果、酒水还有红包啥的,都不会少。
挣工分的年代,车把式凭借着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在村儿里可都算是响当当的人物,不仅是挣得很多,而且备受尊敬,过得相当体面。
物资匮乏、条件又不好的时候,车把式也能帮着村民把东西带出去售卖,而车把式作为当中的中间人,油水也还是不少的。
车把式的优势,就是在于他们对于马匹的熟悉,拥有很高的赶车技巧。
随着时代的转变,从前生产队里让其他人很羡慕的车把式,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慢慢走向了消失,今天的车把式只剩下了个名字,但在以前,的确惹人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