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解决了西汉王朝面临的什么严重问题?

汉武帝时代为解决诸侯王问题的“推恩令”,堪称史上最强的阳谋,虽然谁都知道这个计谋最终的后果是什么,却并没有破解的办法,诸侯王只能横竖都是一样的结果。

所谓的推恩令,就是规定诸侯王去世以后,除了王世子继承王位意外,其他的子嗣都能够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但侯国归郡管辖,不归王国约束。



汉朝诸侯王问题的由来

刘邦建立汉王朝初期,觉得当年秦王朝之所以很快撑不住,是因为废除了先秦时代的分封,没有宗亲子弟的支持,因此他采取了郡国并行制度。

当时的汉朝,除了设立大量郡县之外,刘邦还将自己的儿子与诸多功臣分封到各地为王。

后来的刘邦,将异姓诸侯王纷纷翦除,“非刘姓称王者天下共击之”,除了长沙国,其他的诸侯国全部都是刘氏的子孙。



汉代的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之内,拥有极高的自主权,各级的人员都是诸侯王自己任命的,不需要经过长安的同意,诸侯国的收入都是自己支配,也不上交。

刚开始还没什么,可时间一长,各地的诸侯国越发强悍,汉朝显得枝强干弱。

在汉文帝时代,像是吴国、楚国、赵国这样的诸侯国就已经非常富有,他们不仅拥有广阔的土地与大量人口,而且还有强大的军队,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然而,分封宗亲的规矩是太祖刘邦留下的,后来的皇帝也不能直接削藩,汉景帝时代的强势削藩引发了七国之乱,好在这场大乱,成为了汉朝的一个巨大转折。



七国之乱被平,打下深厚基础

汉武帝功在千秋,除了他自己的雄才大略,也的确是因为他的父辈祖辈给他打下的根基,不仅仅是充盈的国库,景帝给武帝留下的还有个巨大遗产,就是平定七国之乱。

景帝登基后,就曾想着削藩,所以采取晁错的建议打压诸侯王,没想到引发诸侯国叛乱。

吴国、楚国、淄川国等多个诸侯国联合起来,打算进攻长安,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公然反叛,在晁错被斩后仍旧不肯罢休,汉景帝趁势出手。

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仅仅几个月就被平定,搞事情的几个诸侯王全都被处置,七位诸侯王全都身死,除了楚国被保留,其他六个诸侯国都被废除。



不少人都觉得后来汉武帝的推恩令是解决诸侯国问题的关键,可实际上,汉景帝平七国之乱的时候,汉朝的诸侯国问题已解决得差不多了。

趁着热乎劲,汉景帝趁势将各诸侯国的支郡、边郡收回,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地为王。

另外,原本诸侯国任免官吏与征收税赋的自主权都被收回。

诸侯王不能再直接参与王国治理,诸侯国的主要人员都由长安派遣,诸侯只能按照规矩从王国的租税当中收取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供养。

其实在这个时候,西汉诸侯国已经与列郡没有了多大的区别,基本失去了与长安对抗的能力跟条件,只是还有少许的残留势力而已。



推恩令,除了束手就擒别无他法

汉武帝登基之后,准备大展拳脚,可当时汉朝国内仍旧有很多的问题,比如土地兼并与匈奴入侵,更关键的是,当年被他父亲狠狠收拾过的诸侯王,仍旧是个威胁。

诸侯王尽管实力大损,但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即便是纤芥之疾也不能轻视,如果武帝想要安心施展抱负,那就一定要彻底绝了诸侯王的问题。

于是,推恩令横空出世,其具体内容就是,原本诸侯国的王位都是世子继承,现在改成除了世子继承王位,诸侯王的其他儿子也可以割走诸侯国的土地,成为列侯。

而且侯国不归诸侯国的管辖,归郡守管理,这就等于慢慢收走诸侯国的土地,汉武帝这道诏谕出来以后,诸侯王都知道会带来什么后果,可谁也没办法反对。



首先,经过当年的七国之乱,汉朝当时的诸侯国失去了根长安叫板的实力,就算是想来硬的也根本没法子,只能被汉武帝以“忤逆犯上”的名义一顿打。

其次,如果诸侯王反对推恩令,恐怕头一个反他们的就是他们自己的孩子。

原来诸侯王的王位,其他诸子都是没份儿的,现在汉武帝规定大家都有继承的好处,那谁还能去管诸侯国的前途,谁反对推恩令,诸侯王的孩子们第一个不答应。

最后,就算诸侯王为了少分割诸侯国而少养孩子,但那风险太大,古代条件不好,万一临了没有继承人继位,那王国自己就自动没有了。

不管怎么看,推恩令都是没有破解办法的,诸侯王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诸侯国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完全消失,但毫无办法,这就是推恩令的厉害之处。



就在推恩令推行之后,西汉的诸侯国问题开始被彻底收拾,诸侯国越分越小,越分越弱,而当年原本诸侯国的土地,逐渐被国家给收回。

在诸侯国变弱以后,汉武帝还三天两头找茬,将那些小的侯国、诸侯给废除。

比如说,这个诸侯国不遵循礼法啦,这个诸侯国上缴的黄金贡品成色太差啦,如此种种,就算是鸡蛋里挑骨头,诸侯国们也只能受着,汉朝直接管辖的土地越来越大。

彻底解决掉诸侯国问题的刘彻,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专心对付匈奴。

可以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时候,汉朝的诸侯强势威胁的问题,就已经彻底被解决了,后来的汉朝,再也没出现过诸侯王作怪作乱的事情。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