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吃的油怎么解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对于行军打仗来说,粮草的补充是极其重要的事情,这对于最终的胜负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可古时候打仗的时候,将士们能吃饱就不错了。

通常来说,战场上吃的东西都非常简单,主要的作用就是充饥保证体能,往往都是干粮之类比较多,而像是蔬菜、肉类与油脂,都是很难得的,并不算现实。



先秦时期,战场上的军粮主要是菽也就是大豆,还有粟米之类的,也有肉类,蔬菜是非常少见难得的食物,而油脂基本用不到,因为用不到煎炸之类的食物。

在很长时间之内,粟米都是国内主要的粮食,小麦是直到宋代才彻底成为北方主食的,而在战场上条件有限,人们将粟米或者小麦做熟吃下去,其烹煮用不着油脂。

古代大多数的军粮,主要都是各类主食,而这些主食的做法与食用,往往用不着使用油脂,因此战场上很难会出现油脂,除非是长期打仗的时候。



如果战争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那么也是需要摄入油脂的,毕竟这也是人身体必须的,而古代吃的油,跟咱们现在有很大的不一样。

最早人们吃的是动物油脂,称作是“膏”,主要就是猪油或者羊油,这些动物油脂因为可以凝固也容易保存携带,因此成为了战场上的主流食用油脂。

植物油的出现本身就比较迟,汉朝时期芝麻油兴起,而这种芝麻油在古代长期流行,直到宋代仍旧是主要的植物食用油,但芝麻油等植物油不便运输保存,战场上往往不用。



从南北朝开始,植物油的种类开始增加,而唐宋时代,像是大豆油、苏子油、亚麻油等等都已经出现,但各种植物油,还是比不上芝麻油的使用广泛。

古人将植物油称作是“油”,而动物的油称作是“脂膏”,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油一直是液体而脂膏能够凝固,在长距离运输方面,脂膏当然更有优势,也最受欢迎。

战场上的将士们,能够吃饱就很不错了,酱醋调料、肉食蔬菜都很少见,如若要吃油往往也是以动物油脂为主,植物油非常稍有,毕竟动物油脂很容易携带搬运跟保存。



在宋代铁锅炒菜出现以前,人们食用油脂,往往用作煎炸或者拌食,这样的烹调速度缓慢,战场上风云突变,任何事情都可能随时发生,根本没空去做精细的菜。

到了宋代以后,随着铁锅炒菜的出现,食用油能够加快烹调,战场上当然也是如此,运送粮草的队伍往往也会运送一定数量的调料、油脂等等,让士兵吃得更好以鼓舞士气。

大致上,古代战场上的将士们,通常都不太容易能够直接吃得到油脂还有盐之类,往往那些干粮,像是大饼与锅盔之类,制作的时候就加入了油脂与盐分等,以让士兵补充体能。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