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们可不喜欢老虎这玩意儿,毕竟兽中之王实在凶悍可怕,不可能用来镇宅。
相较于本土的老虎,我国是不出产狮子的,外来的狮子从一开始进入中原,就自带神圣与神秘的光环,被民间的百姓们视作是一种吉祥瑞兽。
在很多的传统建筑物门口,都摆放着一对石狮子,或者其他材质的狮子雕像,而老虎的形象也并非完全没有,比方说许多传统房屋的正堂,都会摆放一幅猛虎图,这都是有讲究的。
在远古时代,狮子广泛分布在欧亚非三大洲,但是随着时间发展,欧洲的狮子消失了,而亚洲地区的狮子也局限在了西南亚极少数地区。
不过亚洲的东部,从没发现过狮子的化石,这里从来都不是狮子的产地。
先秦时代,传说西域有一种叫做“狻猊”的动物,人们觉得这就是狮子,而中原人真正见到狮子还是在汉朝的时候,前往西域的张骞,在乌戈国见到了狮子,当时称作“师子”。
汉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国与大月氏都进贡了狮子,中原地区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的狮子,后来随着中原的强大与丝绸之路的繁荣,越来越多的狮子作为贡品来到中土。
来到中原的狮子,无一例外都是关在笼中的,寻常百姓是看不到这种猛兽的,不过狮子的形象通过各种绘画等艺术,不断传向民间。
比起中原,狮子在波斯、印度等地方的文化里,具有超然地位的历史更悠久。
在佛教之中,狮子具有极高地位,常用来比喻有威望的人,佛坐的地方被称作狮子座,佛法诵读的时候称作狮子吼,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一头狮子。
作为佛教的护法神,佛教传入中原之后狮子的形象也愈发神圣,被人们视作一种强悍而且威严的瑞兽,久而久之,出现了崇拜狮子的风俗习惯。
从汉朝开始,狮子就被赋予了辟邪功能,而到了隋唐,人们将狮子作为镇墓兽,大量的狮子形象出现在了当时的贵族墓葬当中。
至于石狮子,也是在唐朝开始出现,人们将这种瑞兽当成是能够镇宅辟邪的神灵。
《坤舆图说》中认为,狮子作为兽中之王,性情倨傲,虽饿食不噬,人们觉得狮子具有王者的威仪感觉,所以才将狮子作为一种庄严的护法神兽。
所以唐朝以后,人们在宫殿、寺庙、衙署等地方的门口开始摆放石狮子,甚至于后来普通民居与现代建筑的门口,也都开始摆放石狮子作为守护的镇宅兽。
有人觉得,我国本土的兽中之王是老虎,为什么要在门口摆放狮子这种外来的猛兽,其实原因也没那么复杂,因为古代的人,并不那么喜欢老虎。
相较于神秘而见不到的狮子,老虎在古代的中国,分布非常广泛。
直到清朝时期,四川地区仍旧有虎患,当时老虎成群结队,这在清代的地方府志当中都有非常明确的记载,而这些老虎,成了人们非常害怕的对象。
那时的老虎经常会与周围地区的人发生冲突,人虎相斗是常有的事情,虽然虎是兽中之王,但也被视作伤人的猛兽,人们也不可能将老虎摆放在家门口,实在不吉利。
另外,之所以在门口摆放狮子而不是老虎,也是因为佛教文化的兴盛,早期狮子形象就是出现在寺庙之中,之后唐朝佛教昌盛,才进入宫殿等地。
比起狮子,老虎却没有这样的契机,以前的人压根儿不在门口摆放什么兽类雕刻。
而传统风水之中,狮子属阴物而老虎属阳,狮子是不适合放在屋内的,只能放在门外,而老虎则恰恰相反,老虎若放在门口会形成所谓的煞,对人是不利的。
狮子被放在门口作为镇宅神兽,而老虎虽然不在门口,但传统大户人家的家里往往会在堂屋摆放一幅猛虎图,意为虎踞中堂,这都是非常有讲究的,并非随便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