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他们载歌载舞,喝奶酒,说图瓦语,有着与蒙古人一样的生活习俗和信仰,在阿尔泰山下过着安然无争的放牧游猎生活。当他们抬起头来,将目光穿过阿尔泰山,飞跃蒙古国,落在俄罗斯境内,那里有个国家,叫图瓦共和国,是他们的同宗。他们在新疆,而他们的同宗,生活在俄罗斯。
图瓦共和国,国土面积只有17万平方公里,在全国32万人口中图瓦人就有22万。图瓦共和国有自己的宪法、国旗、国歌和国徽,却并非真正主权国家,只是俄罗斯的一个联邦加盟国,类似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管辖下的一州或者一区。
图瓦共和国,曾经落在中国的版图上,与贝加尔湖一样,由于其战略位置,一直处于战乱和争夺中。也许换个说法,叫唐努乌梁海地区,会让人更熟悉一些。
因为大唐在这里设置坚昆都督府!
因为成吉思汗将旗帜插在这方土地上!
因为明朝时期在瓦剌、蒙古战火中变幻!
因为清朝时期划进了版图并进行了有效统治!
也是这个清朝,以一纸文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把唐努乌梁海地区西部的阿穆哈河地区割让了出去,让沙俄站在边境线上狠狠向前迈了一大步!
1860年开始沙俄迈出了殖民和经济侵略的步伐,打着“探险”和“采矿”的名号,蚕食唐努乌梁海及周边地区。
中国辛亥革命之时,图瓦人受外蒙古“独立”的影响,在沙俄的煽动和支持下,唐努旗副都统贡布多尔济宣布属下的三旗“独立”,彻底倒向了沙俄的怀抱。俄国乘机对唐努乌梁海地区“实施保护”,要让外蒙分裂,并使唐努乌梁海脱离外蒙,成为俄罗斯的领土。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允许中国领土的唐努乌梁海“自立”,对帝俄时代取得的利益将“永远保持”,唐努乌梁海大部分地区被白俄部队占据。
1918年,北洋政府徐世昌派严式超等出兵唐努乌梁海,驱逐沙俄残匪,收复唐努四旗,并于7月收复唐努乌梁海全境,至此唐努乌梁海重回中国版图。
3年后白俄军队再次进攻唐努乌梁海,并大肆屠杀北洋政府驻军和官员,随之苏俄红军进入该地区消灭了白俄部队,扶持唐努乌梁海宣布“独立”,成立“唐努图瓦共和国”,并在1924年,签订“友好条约”,建立“外交关系”,掩耳盗铃的背后,实控了唐努图瓦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不予承认。
1926年11月,改名图瓦人民共和国,并颁布了“宪法”,中国不承认其独立地位。
1941年6月22日,图瓦人民共和国绕过中华民国政府,参与苏联卫国战争。
1944年8月17日,小呼拉尔大会通过一项宣言,请求苏联接纳图瓦人民共和国。
1944年10月1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接受其“请求”,“图瓦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图瓦自治州”,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图瓦正式成为苏联领土。
对付一个民族,沙俄最擅长的就是文化渗透,破坏其信仰,让其失去民族自信心和归属感,最终在其茫然中伸出橄榄枝,再通过稀释血脉、教育同化等手段,完成对人性的征服和抹去历史的痕迹。
1932年,沙俄首先对图瓦人的右翼领导人举起了屠刀,当一个民族失去代表自己文化的领导人时,失去了方向的民族是很难保持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从而陷在迷茫的抉择中。沙俄同时对图瓦进行了文化的镇压和洗脑。打压喇嘛教、萨满教等宗教本土势力,加强思想的控制,破坏图瓦境内的喇嘛寺院,打杀具有传播思想的萨满巫师,并强行停止回鹘式蒙古文字的使用。经过这些措施,没有了民族的文字,没有了文化思想的传播,图瓦人在沙俄的同化节奏中失去了对民族的归依感,一步步接受沙俄的生活方式和礼仪文化,血统意识在与外婚姻中逐步丧失,最终丢失掉了图瓦的文化、思想,沦为沙俄的附庸。
当苏联从沙俄帝国手中接过唐努乌梁海时,图瓦人并没感觉不妥,甚至大多人已经不记得曾经归属东方之国,也许从族谱或者老人口中知道自己来源于那个神秘的东方。民族意识丧失,民族文化的没落是可怕的,这种潜移默化的洗脑最终让图瓦人心安理得接受了苏联的统治。
苏联解体后,图瓦图瓦共和国归属于俄罗斯联邦,图瓦人估计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俄罗斯人,不知道有一双双从新疆投来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那是一群同样叫图瓦人的族群。
不是滋味,但我想讲个故事结尾。
以前有个大户,育了4个儿子,当家道败落,3个儿子跑去了海外发展,只剩下老大咬着牙,恨恨的坚持在原地,要中兴原来的家,壮大原来的根。
老二跑到了一个海岛,保留着同样的文字,传承着同样的血脉,他们关切着老大的发展,期待着回归故土的那一天。
老三同样滞留在一个海岛,在战火的洗礼中沉浮,他们也找不到归属感,但还是传承着古文明,同样尴尬的地位让他们不知所措,所以他们沉默在日出东方的海岛上,不知道会多久。
最小的基本已经忘掉自己的根了,他们早已接受了他国的文化和习惯,即使站在故土上,也会带着优越的目光来审视这块陌生的土地,陌生的族人。
要想3个儿子回家团聚,只能靠老大努力再努力,当把家庭搞得再次中兴,成为族人向往的圣地,那么不管在哪里的族人,对财富的渴望,对祖地的崇拜、对家族的向往等等不同的原因,最终会汇成一股新的归属之心,回到原来的家,重新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发展才是硬道理,永远不会埋没的名言,与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