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大一要3000块钱生活费,大人只给1500,孩子不要发脾气扔地上该怎么劝说?

回答:

如果大学是一块跳板——通往美好生活的跳板,那么对金钱的驾驭能力,才能决定孩子能否幸福。也必须让孩子意识到父母不是自己的取款机。

1、高中生

高中孩子一般没有办法攀比的,由于大家都穿校服。可是,一次我问了邻居的小孩(高一),他穿的鞋子却是600多块的一双,还说这是低档的一双。

2、刚毕业的老师

我们学校一位刚毕业的老师,买了一个耳机花了1500块。我们都很是惊奇,嘴里说着,自己落伍了,心里却不大认可这样的消费方式。

月光族越来越常见。新毕业生的消费观念可以追溯到大学,大学又可以追溯到中学,然后我们会发现,根源会不会我们做父母的呢?

3、小学生和家长

一位女老师,今年暑假旅游时花了4万多,我们都以为她去了国外,她说就在国内。因为在景点时,孩子(六年级)说喜欢一块玉,她就给就买了下来,两个孩子一人一块就花去16000。孩子对钱没有概念,花起钱来根本就没有压力。家长也没有给孩子任何的指导,只会在外人面前抱怨孩子,顺便炫富一下。

如果父母能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让他们自己支配,孩子很可能在他们的早年,就学会如何把控它们了。

题主说的孩子毕竟还是大一新生,等到了第二学期,有了门路,可以勤工俭学了,也许问家里要的生活费会少些。先给3000吧,如果家庭开销不足,可以和孩子说明家里的经济情况,问问孩子的打算。

应该让孩子体谅父母的不易,孩子也应该学会适当的妥协,扔了就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吧。

  • 发表于 2022-03-24 16:18
  • 阅读 ( )
  • 分类:教育